[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0516.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浩;雍雪帅;李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德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染色 废水 颗粒 污泥 快速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污泥接种,S2、生长驯化,S3、成熟培养,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及应用,可使得印染染色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流程中增加高效厌氧反应器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提升生化系统的处理效能,抵消有机污染负荷增加、可生化性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障达标排放,可以较短流程实现较高的单元效率;并具有节约基建投资,减少占地的优势,该培养方法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易大规模使用,得到的厌氧颗粒污泥活性高,适用性能强,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厌氧颗粒污泥培养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被科学家们列为21世纪棘手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国2017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虽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不断提升,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I-III类水体比例达到67.9%,但有23.8%水体属于IV、V类水,劣V类水体比例仍有8.3%,污染河流大多呈现化学需氧量污染,因此,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经济、实用的废水处理技术,来应对口前我国的水污染现状。
由于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能源危机逐渐加剧,各国专家学者越来越广泛关注于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高效处理污水、产生甲烷、回收能量,而且具有能耗少、剩余污泥量少的优点,与好氧运行工艺相比节省了必需的曝气冲氧过程的费用,近年来,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工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厌氧颗粒污泥在高效厌氧反应器中对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厌氧颗粒污泥可被认为是由数十亿厌氧微生物组成的球形生物膜,与普通的厌氧污泥絮体相比,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沉降性能。厌氧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相比,污泥粒径较大,沉降能力良好,附着其上的微生物不会被冲刷掉队,使反应器中保持较高的生物持留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泥流失,因此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广泛应用高浓度和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同时厌氧工艺有运行不稳定,抗高负荷变化能力差,对水质和负荷的变化较为敏感的缺点,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
不同类型的厌氧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相互聚合、自固定形成厌氧颗粒污泥。在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不同的菌体被本身产生的胞外黏液物质黏连,菌体间相互交融,丝状菌缠绕菌体形成细小颗粒。颗粒污泥的形成可由四个阶段概括:单个细菌向别的菌体表面或惰性材料表面移动;细菌与细菌之间在聚合物的作用下形成稳定吸附;细菌聚合体生长繁殖变大,逐渐颗粒化;最后在剪切力等作用下形成结构稳定的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在污泥颗粒化中经历了一个的3阶段演替过程一“从适应到增长再到稳定”,颗粒污泥微生态结构稳定后,厌氧微生物全部由真细菌和古细菌组成,其中真细菌成为优势微生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及应用,其培养出的菌种性能稳定,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强,厌氧颗粒污泥床层膨胀系数高,厌氧颗粒污泥培养周期短、培养效率高,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稳定。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染色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德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德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泡沫灭火系统的比例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表面整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