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特征引导的零件精确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0597.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陈红华;韦正渊;张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金子娟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测 数据 特征 引导 零件 精确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特征引导的零件精确加工方法,包括对实测模型点云数据的获取、数据预处理、轮廓特征提取边界、有序采样等步骤,将有序采样结果映射至数据模型作为指导数控加工的轨迹,以提高留有余量零件再加工的精度。本发明基于实测数据特征引导的零件精确加工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对留有余量零件手工再加工低效耗时的缺点,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加工的效率,且工艺规划合理,易于实现,可复制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特征引导的零件精确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复合材料零件成型阶段,某些零件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情形,需要对相应的零件在生产制造时留有加工余量,在零件进行装配定位时完成最终的加工,即对留有加工余量的零件进行再加工。传统的手工再加工技术耗时费力,且在加工、运输、装夹等过程中易造成误差累计,给后续装配带来极大不便。
数字化制造技术发展至今,数字化测量技术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加工制造迈向智能化,数字化测量技术也在向“智能测量、反馈控制”的目标发展。近年来,随着传感器、通信和定位定姿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虚拟/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都有所发展,对点云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点云数据的特征描述、语义理解、关系表达、目标语义模型、多维可视化的等关键问题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驱动下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测量技术,根据装配定位好的零件的几何形状,指导加工设备自动完成对留有余量零件的再加工。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特征引导的零件精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扫描已完成再加工的标准零件,建立实测模型,并获取所述实测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记为原始点云;
2)数据预处理:
2.1)对所述原始点云进行稀疏离群点和噪声点的删除,得到过滤点云;
2.2)针对所述过滤点云的几何特征,采用重采样技术,对边界过渡区域进行特征增强;
3)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准确识别标准零件的几何特征,并提取其外形轮廓;
4)截取需要的外形轮廓部分,并对其进行有序采样,获得一组边界点云;
5)将有序采样的结果映射至留有余量的待加工零件的数据模型上,获取零件再加工部位的精确边界轮廓线,以所述精确边界轮廓线作为引导,生成刀具的加工路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步骤2.1)中,删除稀疏离群点和噪声点的过程为:
步骤a:采用3D点云数据KD-Tree对无序的原始点云进行组织,经过组织后的点云,每个点都对应二叉树的一个节点;
步骤b:计算每个点的k邻域平均距离,对于参考点(x0,y0,z0)而言,(xn,yn,zn)是参考点周围k邻域中的点,为k邻域中的任一点索引,n∈[1,k],利用公式(1)计算参考点的k邻域平均距离为:
步骤c:利用公式(2)将每个点的k邻域平均距离相加再求平均值,计算所有点的平均k邻域距离为:
其中,m为点云中点的总个数,μi为当前参考点的k邻域平均距离;
步骤d:利用公式(3)计算所有点的k邻域距离标准差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氯吲哚酰肼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智能语音识别的建筑建模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