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襻鼻胆管及固定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71270.5 申请日: 2019-12-12
公开(公告)号: CN111013003A 公开(公告)日: 2020-04-17
发明(设计)人: 宋玲玲;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分类号: A61M25/14 分类号: A61M25/14;A61M25/00;A61M25/02
代理公司: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代理人: 马瑞驹
地址: 116011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襻鼻 胆管 固定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襻鼻胆管及固定方法,一种多襻鼻胆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头端呈直线型,十二指肠乳头部呈a形,胃部呈M形,鼻部呈J形,耳廓部呈a形。一种多襻鼻胆管固定方法,是通过“工”字型胶布将J形管体固定在患者鼻翼上,耳廓部管体套在耳廓上,并使用“十”字形胶布对交叉部位管体进行固定,剪去耳廓远端的管体,并通过接头与引流管相连,通过别针将引流管头部固定在患者同侧衣服上。本多襻鼻胆管及固定方法:操作简单,鼻胆管固定牢固,不宜移位,对鼻黏膜损伤小,头部活动性强,固定贴容易更换,且可观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及固定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多襻鼻胆管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是临床一种常规内镜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急性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漏等疾病的治疗。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具有降低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同时能观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迟发性胆道出血等,可经鼻胆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或止血药,临床效果显著。

现有鼻胆管主要有直管或单襻鼻胆管,这样的鼻胆管在植入患者体内后在一些弯度较大的位置存有张力,这样势必对患者相应的身体部位产生压迫或摩擦,给患者带来不适或并发症。

鼻胆管的有效固定是防止鼻胆管移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多采用胶布固定鼻胆管,具体方法是:将一段胶带缠绕在鼻唇沟上方的鼻胆管上,胶带的两端呈“V”形固定在鼻翼两侧。然后将鼻胆管反复绕耳廓后缠绕,用胶布呈“V”在耳前、耳下及耳廓后固定鼻胆管圈,或者鼻胆管单圈绕耳廓后用胶布呈“V”字形固定于同侧面颊部,最后鼻胆管反复绕圈,用胶布固定,最后使用小夹子夹在同侧衣领处。

随着对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多种鼻胆管固定装置:

专利CN201620844998.8公开了一种鼻胆管固定装置,使用“T”字形3M贴胶带将鼻腔外的鼻胆管固定在鼻翼上,然后使用面颊贴固定面颊处的鼻胆管,最后使用固定翼贴将鼻胆管固定在衣服上。

专利CN201820717529.9公开了一种鼻胆管固定装置,通过支架固定鼻胆管,并将盘曲器缠绕多余的鼻胆管。

专利CN201811494682.0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鼻胆管固定套装装置,通过鼻翼固定扣将鼻胆管固定在鼻翼上,从鼻翼固定扣中伸出的鼻胆管绕耳廓后方一圈,用面颊固定扣将鼻胆管固定在面颊上,从面颊固定扣中伸出的鼻胆管绕圈后置入衣领处固定器中,在固定在衣领上。

采取上述固定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汗液较多,采取传统的胶带固定,胶带容易松动,而使用大块胶布固定影响美观,长时间贴合可导致皮肤过敏;2.目前使用的鼻胆管尾部均为直线形,对鼻胆管进行固定时,在鼻部及面颊部形成转角,由于鼻胆管自身的张力,是导致鼻翼及面颊处胶布难易长时间固定的重要原因;3.鼻胆管绕耳廓绕圈,由于鼻胆管自身张力,局部固定的鼻胆管圈容易松开,而多处固定,则容易粘住头发,导致鼻胆管拔出的困难;4.采取固定扣对鼻胆管固定,可以避免转角处面颊处鼻胆管自身张力的影响,但是鼻翼处的鼻胆管仍然会挤压一次鼻翼,引起患者不适,长时间压迫甚至导致局部红肿及溃疡的发生;5.固定扣底部与胶布均使用粘合剂,由于皮肤出汗,均难以长时间与皮肤粘连,每日更换则费用较高;6.鼻胆胆管均需要绕圈后固定,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增加了胆汁流出的阻力。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鼻胆管设计缺陷,而提供一种多襻鼻胆管及固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多襻鼻胆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头端呈直线型,十二指肠乳头部呈a形,胃部呈M形,鼻部呈J形,耳廓部呈a形。

一种多襻鼻胆管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工”字型胶布将J形管体固定在患者鼻翼上,耳廓部管体套在耳廓上,并使用“十”字形胶布对交叉部位管体进行固定,剪去耳廓远端的管体,并通过接头与引流管相连,通过别针将引流管头部固定在患者同侧衣服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