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1733.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戴中亚;严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9 | 分类号: | H04L12/709;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通信领域,该方法本端设备接收的LACP报文中携带了链路汇聚组的标识和对端设备发送该LACP报文的出端口,本端设备通过获取接收该LACP报文的入端口,从而建立了该链路汇聚组的端口互联关系;而且,本发明通过引入老化机制可以感应到该链路汇聚组端口互联关系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本发明可以简化获取链路汇聚组的端口互联方法,减少网络带宽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链路汇聚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多个物理连接当作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进而允许两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具有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络连接可靠性、负载分担流量等优点。当前链路汇聚可分为静态汇聚和动态汇聚两种模式。动态汇聚基于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Control Protocol,简称LACP)实现,具体的,本端设备的多个物理端口启用LACP后,本端设备可通过该多个物理端口分别向对端设备发送LACP报文,用以和对端设备协商该多个物理端口是否能够进行链路汇聚。当对端设备接收到这些LACP报文后,对端设备可根据这些LACP报文中携带的设备信息和该多个物理端口的信息,从该多个物理端口中确定出能够进行链路汇聚的物理端口。当两端设备均执行上述操作后,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对能够进行链路汇聚的物理端口协商一致,并形成这些物理端口的链路汇聚组。
在实际组网环境中,当两台设备的多个端口通过LACP形成链路汇聚组后,设备维护人员希望在设备上可以查看链路汇聚组中与每个成员端口互联的对端的端口信息,以便进行连线排查、问题定位等处理。为此,设备维护人员需在链路汇聚组所有的成员端口开启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简称LLDP),通过互联端口之间的LLDP报文交互,获取链路汇聚组中的互联关系。但该方案需要设备维护人员将链路汇聚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均开启LLDP,如果成员端口较多,配置过程会非常复杂、耗时。同时开启LLDP后,互联端口会定期交互LLDP报文,导致占用宝贵的带宽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不需要额外占用带宽的情况下,发现链路汇聚组的端口互联关系,且能够感应到端口互联关系的动态变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端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LACP报文携带有链路汇聚组的标识和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的出端口的信息;
本端设备获取接收所述LACP报文的入端口,基于所述链路汇聚组创建所述入端口和所述出端口的互联关系表项。
其中,所述LACP报文的保留字段携带所述链路汇聚组的标识和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的出端口的信息。所述出端口的信息包括所述出端口的标识。
所述本端设备获取接收所述LACP报文的入端口,包括:所述本端设备接收所述LACP报文后,通过Mux状态机获取接收所述LACP报文的入端口的标识。
优选的,在所述基于所述链路汇聚组创建所述入端口和所述出端口的互联关系表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所述互联关系表项中的入端口未接收到对应的出端口发送的所述LACP报文,启动对该互联关系表项的老化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装置,应用于链路汇聚组的本端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LACP报文携带有链路汇聚组的标识和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所述LACP报文的出端口的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所述LACP报文的入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