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型双头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1865.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型双头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型双头连接件,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壳体中空部贯通的通孔一,壳体的中空部设有齿轮,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齿条,两根齿条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连有连接杆,其中一根连接杆伸出壳体上端的通孔一,另一根连接杆伸出壳体下端的通孔一,所述两根连接杆同轴设置且两根连接杆的连线穿过齿轮的中心;优势在于:通过齿轮带动齿条运动,从而带动上端的连接件上移,下端的连接件下移,且上下连接件移动的距离时刻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结构仅需一次调节,即可完成两个方向的连接件的同步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型双头连接件。
背景技术
双头连接件作为紧固件中的一种,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当中,现有的双头连接件进行端部伸缩调节时往往是分开调节的,将一端调节完毕后,在进行另一端调节时需要时刻注意两端伸出的长度是否一致,从而使两端的力矩相同,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这样的伸缩调节结构的调节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型双头连接件,用于提高双头连接件伸缩调节的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轮型双头连接件,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壳体中空部贯通的通孔一,壳体的中空部设有齿轮,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齿条,两根齿条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连有连接杆,其中一根连接杆伸出壳体上端的通孔一,另一根连接杆伸出壳体下端的通孔一,所述两根连接杆同轴设置且两根连接杆的连线穿过齿轮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另一端设有与限位杆相对的观测杆,所述齿轮位于观测杆和限位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空部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二,齿轮与通孔二相对的面上设有穿过通孔二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通孔二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壳体外壁抵接的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空部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所述齿条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伸出通孔一的一端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伸出通孔一的一端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包括与连接杆相匹配的塑料膨胀管,所述连接杆伸出通孔一的一端设有倒刺,塑料胀塞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倒刺相配合的倒刺槽。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通孔二相对的面上设有垫环。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的转动中心开设有十字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十字槽正对的操作孔和与用于观测杆移动的观察孔,观察孔的长度等于观测杆的最大移动距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齿轮带动齿条运动,从而带动上端的连接件上移,下端的连接件下移,且上下连接件移动的距离时刻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结构仅需一次调节,即可完成两个方向的连接件的同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齿轮与中空部底面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外壳上观察孔和操作孔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齿条运动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连接杆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连接杆的构造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泵阀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