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门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2150.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晙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胥元韩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1/12 | 分类号: | E05F1/12;E05F3/20;E05F3/22;E05D3/06;E05D11/10;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全振永;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铰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门铰链,所述多连杆门铰链能够使得门的关闭变得更加容易并在关闭门时实现缓冲性能,并且,不仅能够使得门的关闭变得更加容易并在关闭门时实现缓冲性能,从而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并确保门的关闭状态,还能够提升门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轻松地对如家电产品以及家具等器具的门进行开闭的多连杆门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配备有门的如家电产品以及家具等器具中,配备有通过利用铰链连接到主体而对主体进行开闭的门,从而借助于门的转动而对主体进行开闭。
最近随着嵌入式家电以及冰箱的大型化,门的尺寸也在随之增加,因此门相对于主体的转动范围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冰箱的安装空间受到制约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在对门进行开闭时所需要的空间,急需开发出一种能够在门相对于主体进行旋转时减少门的转动空间的铰链。
与此同时,还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对门进行开闭时提供便利性功能的铰链技术,尤其是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轻易地对门的关闭进行诱导的铰链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971950号(授权日期:2019.04.18)《多连杆铰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得门的关闭变得更加容易并在关闭门时实现缓冲性能的多连杆门铰链。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优点将在下述内容中进行说明,除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事项以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内容之外还包括能够以此轻易地推导出的更宽泛范围内的手段以及组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适用本发明的多连杆门铰链,包括:主体框架,安装到配备有门的器具的主体上;门框架,安装到上述门上;主框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主体框架上;内连杆以及外连杆,将上述门框架以及主框架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板簧连杆,将上述主体框架以及外连杆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锁具,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上述内连杆的侧壁之间;弹性部件,通过将一侧安装到上述内连杆的内部并将另一侧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上述锁具的一侧而提供向上述锁具一侧推动的力量,在上述门进行打开动作时使锁具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在上述门进行关闭动作时使上述锁具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以及钩子,以一侧被固定到上述主框架的内部且另一侧可挂接到上述锁具的另一侧的方式形成,通过在门进行关闭动作时被挂接到上述锁具而将上述弹性部件的推动力传递到主框架并借此使得门的关闭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锁具,包括:主体部,形成有用于连接到上述内连杆的侧壁的第1锁孔;一对支架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延长形成,分别形成有第2锁孔;尾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延长形成,包括底面凹陷弯曲形成的第1凹形曲面部以及从上述第1凹形曲面部的端部凸出弯曲形成的凸形曲面部;以及挂钩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底面延长形成,包括在上述第1凹形曲面部的相向面凹陷弯曲形成的第2凹形曲面部以及从上述第2凹陷曲面部的端部凸出形成的凸出面部,从而形成可供上述钩子插入挂接的挂接空间部。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包括:杆,一侧被插入到在安装于上述内连杆内部的固定板上形成的安装孔中;弹簧座,形成于上述杆的另一侧并被配置在上述支架部之间,由形成有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上述第2锁孔的连接槽部的头部构成;以及弹簧,被插入到上述杆上,一侧被上述固定板支撑而另一侧被贴紧到上述头部,从而提供向上述锁具一侧推动的力量。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子,一端被固定到上述主框架上且在另一端配备有在上述门进行关闭动作的过程中上述锁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上时被逐渐插入挂接到上述挂接空间部并借此将上述弹性部件的推动力传递到主框架上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胥元韩国株式会社,未经胥元韩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2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