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2466.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萌;刘凯旋;何国宁;徐汜琪;王帅康;赵秀明;毛向阳;王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碳钢 大棒 硫化物 形态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径为140~170mm的含硫中碳钢棒材中取试样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测量断后伸长率,判断取样区域中分布最聚集位置的硫化物形态,所述试样轴向垂直于棒材轧向;其中,试样断后伸长率与取样区域中分布最聚集位置的硫化物形态对应关系包括:
断后伸长率处于12~17%时,硫化物形态为单条硫化物呈长条形,不存在2条以上的长条硫化物近距离平行分布,随单条硫化物长度增大,断后伸长率下降;
断后伸长率处于7~12%时,硫化物形态为单条硫化物呈长条形,存在2条及以上的长条硫化物近距离平行分布,随单条硫化物间距减小以及平行硫化物总长度增大,断后伸长率下降;
断后伸长率小于7%时,硫化物形态为短小棒状硫化物沿轧向分布呈条带,存在2条及以上的短小硫化物近距离平行分布,随条带长度增大以及宽度区域中条带数量增多,断后伸长率下降;
当存在2条及以上的长条硫化物或短小硫化物时,所述长条硫化物近距离不超过30μm,所述短小硫化物近距离不超过30μm;
所述含硫中碳钢棒材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范围为:C:0.34~0.40%、Si:0.35~0.65%、Mn:1.25~1.65%、S:0.025~0.035%、P: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为哑铃型棒状试样,包括平行段和夹持端;其中,所述平行段的截面直径为6mm,长度为30mm,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所述夹持端的截面直径为10~15mm,与平行段为过渡圆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拉伸试验的具体步骤为:
S1:在试样的平行段做两组间距为25mm的标记,并测量同组标记间的实际距离;
S2:试样的夹持端使用楔形夹头加持在拉伸试验机上并对中;
S3:以小于1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至试样拉断;
S4:将拉断的试样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确保断裂部分适当接触时测量拉断后包含断口的任意一组标记之间的距离;
S5:计算断后伸长率,公式如下: A=(l1-l0)/l0×100%;
式中,A表示断后伸长率;l1表示试样拉断后标记之间的距离;l0表示初始试样标记的实际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硫中碳钢大棒材中硫化物形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伸试验的步骤S3中,拉伸速度为0.5~1m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24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机轴辊焊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