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和馈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2955.1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郝张成;曹羽艳;吴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定向 耦合 交叉 结构 馈电 网络 | ||
1.一种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21)和一个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31),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具有侧壁窗(22)和耦合窗(23)的基片集成波导(24),通过耦合窗连接,组成x形状,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传输TE10模式,在X轴方向实现3dB的耦合输出,所述基片集成波导的每个端部均与一直角转弯(25)和一基片集成波导-共面波导转换结构(26)相连,将输出信号由X轴方向转向Y轴方向;所述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包括:两个交叉的带状线(32)、交叉处的带状线耦合环(33),所述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传输TEM模式,在Y轴方向实现3dB的耦合输出,所述带状线端部与带状线-共面波导转换结构(34)相连以输出信号,所述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集成在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内部,两者正交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层金属馈电层(41)、上层介质基片(42)、金属导带层(43)、粘合层(44)、下层介质基片(45)和底部金属地层(46);所述交叉结构通过所述上层金属馈电层的接地共面波导结构(412)馈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由所述基片集成波导上的多个金属通孔(411)构成,所述金属通孔自所述上层金属馈电层贯穿至所述底部金属地层,构成定向耦合器的侧壁,TE10模式由所述接地共面波导结构经过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共面波导转换结构,进入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共面波导转换结构有4个,其中一个作为馈电端,与所述馈电端Y轴方向并行的基片集成波导-共面波导转换结构作为隔离端,其他两个基片集成波导-共面波导转换结构一个为直通端,另一个为耦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按照以下方式形成: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侧壁设有侧壁窗,通过所述侧壁窗在两层介质基片之间插入分支线耦合器,与所述3dB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的上下两层铜片形成带状线定向耦合器;TEM模式由所述接地共面波导结构经过带状线转接结构,进入所述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线-共面波导转换结构有4个,其中一个作为馈电端,与所述馈电端X轴方向并排放置的Y轴朝向的所述带状线-共面波导转换结构作为隔离端,其他两个所述带状线-共面波导转换结构一个为直通端,另一个为耦合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带层的上表面设有4个盲孔(413),所述盲孔向上贯穿所述上层介质基片至所述上层金属馈电层,连接到接地共面波导结构(412)的中间导带,实现带状线的馈电。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交叉结构通过多层PCB工艺制作而成。
9.一种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29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压力桶生产制造外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