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3162.1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伟;陈曦;田森林;黄建洪;李英杰;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诱导 进行 堆场 渗漏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固化材料制备、钻孔、灌料步骤。本发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还原硫酸盐,生成S2‑与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在堆场渗漏点板结、结壳形成防渗层,从而对堆场渗漏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所用材料渗透性好,可对深处渗漏点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实现堆场原位封堵,无需开挖,施工成本低;本发明药剂消耗少,与有机封堵材料相比,性质稳定,不易老化分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的处理方法大多为堆放处置。在堆场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前缺乏合理规划,建设中缺乏完善监督,建设后缺乏维护保养,导致堆场在堆存过程中发生渗漏。由于雨水淋滤等作用使其中的重金属向环境中迁移,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常采用防渗衬层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阻隔处理,但由于地形限制、地质运动等因素,防渗衬层易发生老化、断裂,从而造成堆场泄漏。常用的封堵技术有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阻隔技术、有机灌浆材料封堵技术等。但HDPE在铺设过程中需对堆场进行开挖,施工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有机灌浆材料封堵技术所用材料渗透性差,难以到达深处泄漏点,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4:1~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还原硫酸盐,生成的S2-与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在堆场渗漏点板结、结壳形成防渗层,从而对堆场渗漏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所用材料渗透性好,可对深处渗漏点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实现堆场原位封堵,无需开挖,施工成本低;本发明药剂消耗少,与有机封堵材料相比,性质稳定,不易老化分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4:1~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5~35%。
优选地,S3步骤中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20~30%。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灌入后1~72h,再灌入胶结剂。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灌入后3~12h,再灌入胶结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装框架及吊装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图像识别计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