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无线充电系统双DD耦合器结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3752.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康;徐锦星;王松岑;徐翀;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70;G06F30/23;G06F30/17;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无线 充电 系统 dd 耦合器 结构 参数 方法 | ||
1.一种确定无线充电系统双DD耦合器结构参数的方法,所述耦合器包括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两侧均为双层结构,由两个长宽相同的DD线圈正交叠放构成,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相对设置,相互平行且两侧的DD线圈呈中心对称,所述原边电能发射侧的两个正交叠放的DD线圈同时作为电能发射线圈,副边电能拾取侧的两个正交叠放的DD线圈同时作为电能拾取线圈,四个DD线圈的结构参数完全相同,所述耦合器的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在正交叠放的两个DD线圈上还分别覆盖一层铁氧体屏蔽层,所述铁氧体屏蔽层为多个尺寸相同的条状铁氧体构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均匀分布且关于中心对称,以及所述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的铁氧体屏蔽层在远离相对设置的正交叠放的两个DD线圈的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无线充电系统连接的拟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等级pout和双DD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大小,确定线圈使用的利兹线的线径r;
根据输出功率等级pout、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相对设置时的气隙高度h和最大偏移距离δ,以及应用场景下的尺寸限制条件确定双DD线圈的外径L;
根据双DD线圈的外径L确定铁氧体屏蔽层中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
根据确定的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结合耦合器体积限制条件和成本初始化设置铁氧体条的厚度Ferd0和宽度Ferw0;
基于确定的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厚度Ferd0和宽度Ferw0,以及线圈使用的导线的线径r和线圈的外径L,根据预先设置的线圈优化模型确定线圈匝数N;
基于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厚度Ferd0,线圈使用的导线的线径r,线圈的外径L和线圈匝数N,根据预先设置的铁氧体分布排列密度Fdens优化模型,确定铁氧体分布排列密度的最优值Fdens-opt、铁氧体条宽度最优值Ferw和相邻铁氧体条之间的间距S;
基于确定的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和铁氧体分布排列密度的最优值Fdens-opt,根据预先设置的铁氧体条厚度的优化模型,确定铁氧体条厚度最优值Ferd;
输出所述双DD线圈的线圈使用的导线的线径r,线圈的外径L和线圈匝数N,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铁氧体分布排列密度的最优值Fdens-opt、铁氧体条宽度最优值Ferw、相邻铁氧体条之间的间距S和铁氧体条厚度最优值Ferd以用于生产所述双DD耦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确定的铁氧体条的长度FerL,厚度Ferd0和宽度Ferw0,以及线圈使用的导线的线径r和线圈的外径L,根据预先设置的线圈优化模型确定线圈匝数N,其计算公式为:
所述模型以满足拟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等级pout的耦合系数kD_DD为目标,以线圈匝数N的取值为优化变量,采用有限元方法确定线圈匝数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7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等干度定流量智能调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地前置塘富营养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