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4473.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8 | 分类号: | H02G9/08;A01M2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柴燕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包括电缆和隧道本体,所述电缆位于隧道本体内设置,所述隧道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除水机构,所述除水机构包括贴合设置于空腔顶面的吸水海绵、设置于空腔底面的应急气囊和设置于空腔底面的止水条,所述吸水海绵的下端与应急气囊上端相抵接触设置,所述应急气囊内安装有应急块并填充有驱鼠蚁气体,所述应急气囊的两侧外侧壁均与止水条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止水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设置并延伸至其外部。本发明可对渗入至隧道本体内空腔的水珠进行多层次清理,还可以对鼠蚁破坏部位进行应急处理并驱赶鼠蚁,防止鼠蚁继续破坏隧道,降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置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不仅可以提供电缆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能够方便人们对电缆的检修。
现有的电缆隧道中,因长时间的使用和本身材质的问题会使得水珠通过电缆隧道表面的缝隙进入其中,不及时清除会影响电缆运行的安全,而且在隧道中会有鼠蚁对其进行破坏,处理起来难度大,还严重影响电缆隧道和电缆的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包括电缆和隧道本体,所述电缆位于隧道本体内设置,所述隧道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除水机构。
优选地,所述除水机构包括贴合设置于空腔顶面的吸水海绵、设置于空腔底面的应急气囊和设置于空腔底面的止水条,所述吸水海绵的下端与应急气囊上端相抵接触设置,所述应急气囊内安装有应急块并填充有驱鼠蚁气体,所述应急气囊的两侧外侧壁均与止水条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止水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设置并延伸至其外部。
优选地,所述应急气囊内安装有应急块并填充有驱鼠蚁气体。
优选地,所述警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止水条的上端的T型杆,所述T型杆的竖直端贯穿隧道本体设置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T型杆位于隧道本体外的部分滑动连接设置于与之相匹配的警示箱内,所述T型杆水平部分的上端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安装有压力单向阀。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除水机构、吸水海绵、应急气囊、止水条的配合实现了对渗入至隧道本体内空腔的水珠的初步清理,配合电缆自身工作时产生热量,可对隧道本体内空腔的水珠进行蒸发清理,进一步的去除隧道本体内空腔的水珠。
2、通过设置警示组件、应急块、弹性气囊、出气管的配合实现了可对空腔的水珠进行吸附清理,还能对鼠蚁造成的破坏产生预警,驱赶鼠蚁继续破坏的同时还能对破坏部位进行应急处理,在短时间内将损失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的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2隧道本体、3空腔、4吸水海绵、5应急气囊、6止水条、7应急块、8 T型杆、9警示箱、10弹性气囊、11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电缆隧道的防护装置,包括电缆1和隧道本体2,电缆1位于隧道本体2内设置,隧道本体2内设有空腔3,空腔3内设有除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