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耐磨高锰钢粒状和细短棒状碳化物组织的方法和一种耐磨高锰钢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4547.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洁;刘莹;陈妍;王岱楠;滕思诗;张子悦;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78 | 分类号: | C21D1/78;C21D6/00;C22C38/02;C22C3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术娜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耐磨 高锰钢 粒状 细短棒状 碳化物 组织 方法 | ||
1.一种获得耐磨高锰钢粒状和细短棒状碳化物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韧处理后的耐磨高锰钢进行超高压热处理,所述超高压热处理的压力为4~6GPa,加热温度为550~650℃,保温保压时间为30~60min;然后停止加热,继续保压自然冷却至室温;所述耐磨高锰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
C 0.90~1.30%,Mn 11.00~13.00%,Cr 1.50~2.00%,Si 0.30~0.60%,P≤0.05%,S≤0.05%,余量为Fe;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耐磨高锰钢进行常压热处理,所述常压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50~750℃,保温时间为120~150min;然后空冷至室温,获得组织内弥散分布粒状和细短棒状碳化物的耐磨高锰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高压热处理的压力为4.5~5.5G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高压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580~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高压热处理的保温保压时间为35~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超高压热处理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常压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80~7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常压热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35~14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常压热处理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得到的组织内弥散分布粒状和细短棒状碳化物的耐磨高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锰钢组织中粒状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0.50~0.51μm,细短棒状碳化物的长度为0.45~2.57μm、宽度为0.31~0.45μm、宽度与长度之比为0.18~0.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5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