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岩巷工作面施工的多功能冲击式液压钻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4672.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奇峰;袁钟煜;贾振刚;张亚明;冯华;吕珊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B41/00;E21D23/04;E21D23/0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作面 施工 多功能 冲击 液压 | ||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岩巷工作面施工的多功能冲击式液压钻车。技术方案包括机体部、升降部、两个钻臂部、前稳定、前部支撑、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升降部设置在机体部上面的中间位置,两个钻臂部对称安装于升降部上面的左右两侧,前稳定安装在机体部的前端,前部支撑设置在升降部的前端,电气系统安装在机体部的右后侧,液压系统安装于机体部的左侧中间,且位于两个钻臂部的后方。本发明具有可对硬岩岩巷迎头各种爆破孔、及顶帮不同位置、各种角度锚杆和锚索孔进行机械化施工作业,同时该钻车可实现遥控操作,减少了井下巷道设备配置,节约施工工序之间的时间,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岩巷工作面施工的多功能冲击式液压钻车。适用于煤矿井下岩巷工作面机械化开拓作业,可施工全断面爆破孔,锚杆、锚索支护作业孔。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我国煤矿岩巷掘进仍多采用钻爆法,钻爆法岩巷掘进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钻眼爆破、装岩、运岩、支护。其中钻眼爆破和巷道支护工序占用时长约为一个工作循环时长的50%~70%。遇到较硬的岩层,使用单体锚杆钻机、气动凿岩机、普通锚杆钻车等进行钻孔作业时,用时更长。随着采矿装备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钻孔装备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岩巷掘进的施工工艺要求,各个矿业集团都存在着掘进、钻炮眼孔与支护不衔接的问题,导致掘进效率低下,尤其在遇到较硬的岩层时,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普通钻孔钻杆使用的钻头磨损较快、锚杆钻车的零部件损耗也很大、工人在操作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并影响岩巷掘进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岩巷工作面施工的多功能冲击式液压钻车,该钻车采用一种冲击式多功能机载钻机,配合两套独自操作可平行作业的钻臂,可对硬岩岩巷迎头各种爆破孔、及顶帮不同位置、各种角度锚杆和锚索孔进行机械化施工作业,同时该钻车充分发挥电液控技术优势,可实现遥控操作,一机多能、一机多用,减少了井下巷道设备配置,节约施工迎头爆破孔与施工锚杆锚索孔支护作业两工序之间的辅助时间,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掘支衔接紧张、掘支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岩巷掘进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岩巷工作面施工的多功能冲击式液压钻车,其中:包括机体部、升降部、两个钻臂部、前稳定、前部支撑、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升降部设置在机体部上面的中间位置,两个钻臂部对称安装于升降部上面的左右两侧,前稳定安装在机体部的前端,前部支撑设置在升降部的前端,电气系统安装在机体部的右后侧,液压系统安装于机体部的左侧中间,且位于两个钻臂部的后方。
所述机体部包括前连接梁、后连接梁、两个履带、平台、真空电磁起动器、卷缆装置;所述前连接梁的顶端与平台的底面前端连接,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与平台的底面后端连接,前连接梁与后连接梁的两侧面固定在履带上;所述两个履带分别左右对称布置在前连接梁与后连接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真空电磁起动器安装在平台的上面右后侧,便于电气系统的启停;所述卷缆装置安装在平台的上面左后侧,便于卷缆的收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式基站的水下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灰管道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