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凝固剂一起使用的动脉瘤闭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4780.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D.卡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忠;金飞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固剂 一起 使用 动脉瘤 闭塞 装置 | ||
本发明题为“与凝固剂一起使用的动脉瘤闭塞装置”。公开了装置,该装置通常可以包括用于闭塞动脉瘤颈部的扇形部分、位于扇形部分中的通道孔、以及用于将凝固剂通过孔口递送到动脉瘤的试剂通道。能够通过导管将装置递送到动脉瘤,扇形部分能够扩张以闭塞动脉瘤颈部,并且凝固剂能够注入到动脉瘤内。在凝固剂注入期间,扇形部分能够抑制凝固剂离开动脉瘤。在凝固剂注入之后,扇形部分能够塌缩,并且装置能够从患者体内抽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医疗器械,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动脉瘤治疗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可能是复杂且难以治疗的。例如,当动脉瘤位于关键组织附近时,治疗通路可能受到限制或不可用。此类因素对于颅内动脉瘤而言尤其受到关注,这归因于颅内血管周围的脑组织以及相应的受限治疗通路。
现有解决方案包括血管内治疗通路,其中动脉瘤囊的内部体积被移除或排除在动脉血压和血流之外。在这方面,因为动脉瘤的内壁可继续经受血液流动和相关的压力,所以动脉瘤破裂仍是可能的。
血管内或其他外科方法的替代方案可包括闭塞装置。这种装置通常具有并入的多个栓塞线圈,这些线圈使用微导管递送系统将其递送到脉管系统。例如,当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通常首先通过髋部或腹股沟区的股动脉将具有栓塞线圈的递送导管插入非颅血管系统。然后,将导管引导至脑壳内的感兴趣位置。然后,动脉瘤的囊中可以填充有栓塞材料以形成血栓块,所述血栓块保护动脉壁不受血流和相关压力的影响。然而,这种闭塞装置确实存在某些缺点,包括质量效应,这会导致大脑及其神经受到压迫。获得足以闭塞动脉瘤颈部或填充动脉瘤囊的栓塞线圈填充密度是困难且耗时的。此外,动脉瘤形态(例如,宽颈部,分叉等)可能需要辅助装置(诸如支架或球囊)来支撑线圈质量并获得所需的填充密度。线圈和附带的辅助装置可在患者的整个生命中保持在患者体内。另外,栓塞线圈并不总是有效地治疗动脉瘤,因为动脉瘤的再通和/或线圈压实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接受动脉瘤线圈手术的许多人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还需要长期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一种特定类型的闭塞方法致力于传输和治疗动脉瘤的入口或“颈部”而不是通过将装置植入动脉瘤的载瘤血管中来确定动脉瘤的体积。在此类“颈部”方法中,通过使穿过颈部的血流量最小化,可实现进入动脉瘤的流动停止。继而,血栓块可自然形成,而不必将栓塞材料递送到动脉瘤囊中,如前所述。然而,这种方法也具有其缺陷,因为动脉瘤不会立即发生血栓形成,并且术后仍存在破裂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简化和缩短植入手术的装置,该装置可快速地抑制动脉瘤中的血流以增加患者安全性,缩短患者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并且缩短抗血小板治疗施用的持续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本领域的这些和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利用凝固剂治疗动脉瘤的各种示例性装置。所述装置通常可以包括用于闭塞动脉瘤颈部的扇形部分、位于扇形部分中的通道孔、以及用于将凝固剂通过孔口递送到动脉瘤内的试剂通道。能够通过导管将装置递送到动脉瘤,扇形部分可扩张以闭塞动脉瘤颈部,并且可将凝固剂注入到动脉瘤内。在凝固剂的注入期间,扇形部分可形成屏障以抑制凝固剂离开动脉瘤。在凝固剂注入之后,扇形部分可能塌缩,并且可从患者体内抽取装置。
用于闭塞动脉瘤的示例性装置可包括能够从塌缩构型扩张到闭塞构型的扇形部分、通道孔和试剂通道。处于闭塞构型的扇形部分可闭塞动脉瘤颈部以在动脉瘤和血管之间形成屏障。该屏障可防止凝固剂在被递送到动脉瘤囊中期间和/或之后渗漏到血管内。在闭塞构型下,扇形部分可延伸横跨并闭塞动脉瘤颈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可完全闭塞动脉瘤颈部。通道孔可在扇形部分中限定开口,可通过所述开口注入凝固剂。试剂通道可与通道孔连通,并且可将凝固剂通过通道孔递送到动脉瘤囊内。
可利用微导管将示例性装置递送到动脉瘤。在凝固剂已被递送到动脉瘤囊之后,扇形部分可脱离其靠近动脉瘤颈部的位置。又如,扇形部分可从闭塞构型塌缩到抽取构型。该抽取构型可被定尺寸成适配在取出导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未经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