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DDS的数据合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5139.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盛炜;张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66 | 分类号: | H03M1/66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dds 数据 合成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DDS的数据合成电路,包括PMOS管PM1、NMOS管NM1~NM8、反相器INV和缓冲器BUFF;其中,PMOS管PM1的源端接电源VDD,漏端连至NMOS管NM1、NM2、NM3和NM4的漏端并连接反相器INV和缓冲器BUFF,栅端输入DDS时钟fclk;NMOS管NM1、NM2、NM3和NM4的源端分别与NMOS管NM5、NM6、NM7和NM8的漏端相连,栅端分别输入DDS的四路交织信号Adata(1)、Adata(2)、Adata(3)、Adata(4);NMOS管NM5、NM6、NM7和NM8的源端均与地GND相连,栅端分别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DDS的数据合成。
背景技术
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是一种数字化的频率、相位波形合成技术的器件,它通过内部的数字内核产生正弦的数字信号,并经过内嵌DAC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该器件具有调节精度高、精密跳频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在通讯、雷达及测控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高速DDS的数字内核均采用CODIC或改进型CODIC算法实现,数字内核输出也多为单通路或双路交织架构,基于该架构算法的数字内核速率受限于架构和工艺而不能太高,从而严重影响了DDS整体电路的设计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DDS的数据合成电路,以解决目前数字内核速率无法提高,制约DDS发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DDS的数据合成电路,包括:
PMOS管PM1、NMOS管NM1~NM8、反相器INV和缓冲器BUFF;其中,
所述PMOS管PM1的源端接电源VDD,漏端连至NMOS管NM1、NM2、NM3和NM4的漏端并连接所述反相器INV和所述缓冲器BUFF,栅端输入DDS时钟fclk;
所述NMOS管NM1、NM2、NM3和NM4的源端分别与NMOS管NM5、NM6、NM7和NM8的漏端相连,栅端分别输入DDS的四路交织信号Adata(1)、Adata(2)、Adata(3)、Adata(4);
所述NMOS管NM5、NM6、NM7和NM8的源端均与地GND相连,栅端分别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
可选的,所述四路交织信号Adata(1)、Adata(2)、Adata(3)、Adata(4)的相位相同,数据率为fclk/4。
可选的,所述NMOS管NM5栅端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的相位为0,所述NMOS管NM6栅端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的相位为π/2,所述NMOS管NM7栅端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的相位为π,所述NMOS管NM8栅端输入DDS时钟四分频fclk/4的相位为3π/2。
可选的,0相位时钟上升沿与所述PMOS管PM1栅端输入DDS时钟fclk的上升沿相位一致。
可选的,所述反相器INV输出Adata(p)信号,所述缓冲器BUFF输出Adata(n)信号;
所述Adata(p)信号和所述Adata(n)信号均为差分信号,输送至后级DAC进行开关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