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热蒸镀用一体化蒸发源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5234.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忠;焦玉骁;王辉;曹越先;杜敏永;段连杰;孙友名;王立坤;王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郑伟健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热蒸镀用 一体化 蒸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蒸镀用一体化蒸发源,属于真空蒸镀技术领域,解决了一般热蒸发中加热不均匀性和热惯性大的问题,极大的简化了加热机构。本发明的真空蒸镀用坩埚组件主要包括坩埚和电极座两部分。其中坩埚两端为纯银电极涂层,电极间均为加热部分,镀有电热涂层。此坩埚组件结构简单,发热快速,发热体是坩埚本身,坩埚受热均匀,且热惯性小,能实现快速升温和降温,能实现蒸发速率的快速调控,达到蒸镀速率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蒸镀技术领域,涉及热蒸镀蒸发源。
背景技术
在真空蒸镀过程中,需要通过蒸发源将蒸镀材料蒸发(或升华)为蒸气,蒸气在待蒸镀物体表面凝结后形成膜层。真空蒸镀在半导体行业中应用广泛。现有的蒸发设备的蒸发源通常是用电阻丝发热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加热坩埚,使坩埚中的蒸镀材料蒸发或升华。这种蒸发源结构复杂,且坩埚受热不均匀,加热和降温缓慢,导致蒸发速率不可控,从而无法制备出高质量的薄膜,工艺重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真空热蒸镀用一体化蒸发源。其结构简单,热惯性小,可快速升温和降温,蒸发速率可快速调控,工艺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热蒸镀用一体化蒸发源,所述蒸发源包括:坩埚和电极座。
所述坩埚包括坩埚本体、电极、镀电热膜区三部分。坩埚本身形状为圆柱形或锥形容器,材质可为石英,陶瓷等耐高温材料。坩埚两端为纯镀银电极涂层、作为电极的正极和负极。镀电热膜区为:除去坩埚表面电极,全部涂覆电热膜。电热膜的电阻在20-100Ω,为可电热膜材料,可电热膜材料可以为镍铬阻热材料或是石墨烯等碳热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热蒸镀一体化蒸发源,包括坩埚和电极座,坩埚既是蒸发材料的容器,也是加热器。坩埚表面涂覆电热材料和电极。相比于现有技术,此一体化蒸发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热惯性小,可快速升温和降温,蒸发速率可快速调控,工艺稳定。坩埚受热均匀,避免了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实现了温度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坩埚示意图;
图2为电极座示意图;
图3.为真空蒸镀用一体化蒸发源示意图。
图中:1-电机座的正极部分,2-负机座的正极部分,3-电极座的支撑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1、如图1所示,在石英材质坩埚表面周围涂覆电热膜。电热膜为电阻在20-100Ω的可电热膜材料,可电热膜材料可以为镍铬阻热材料或是石墨烯等碳热材料。坩埚本体的顶端和底部制备镀银电极,分别为电极的正极和负极。坩埚容积可为2-10ml。
2、如图2-3所示,电极座正极部分1为紫铜块,底部为铜弹簧柱。正极部分与坩埚的顶部镀银正电极接触,负极部分2与坩埚的底部镀银负电极接触,电极座正极部分1和负极部分2通过支撑部分3支撑。如图3所示,坩埚刚好卡入电极座中,电极座支撑部分3可为陶瓷等绝缘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