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式建筑外墙护板松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5741.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政院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塘朗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建筑 外墙 松动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式建筑外墙护板松动检测装置,包括粘附在墙面上的压缩气泵和安装在护板上的检测盒,所述压缩气泵和检测盒共同螺纹连接有气管,且气管转动插设在护板上,所述检测盒内分别开设有检测腔和电池腔,所述检测腔内安装有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囊。本发明通过压缩气泵、气管、气流管道和气囊将护板松动产生的间距转换成气囊收缩的形变量,通过两个金属钮的接触将气囊形变收缩转换为回路导通,使得装置能够较为准确且实时监测护板的松动情况,增加施工时的安全性,通过固定块、拉线和气塞使得装置能够检测护板任意松动情况,增加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式建筑外墙护板松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设水平和建设技术的提高,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楼宇建设和室内装修时,需要对墙面进行保护,避免墙体受到大面积损伤或破坏,保护墙面通常使用护板安装在墙面上,避免了油漆等大面积破坏墙面。
护板通常在安装结束后仅通过观察缝隙判断松动情况,准确性较低且不能够实时观测,则可能会出现护板松动掉落或倾倒造成人员受伤情况,因此需要对护板进行实时监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护板安装后仅通过观察判断松动情况,其准确性较低,且不能实时观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压式建筑外墙护板松动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压式建筑外墙护板松动检测装置,包括粘附在墙面上的压缩气泵和安装在护板上的检测盒,所述压缩气泵和检测盒共同螺纹连接有气管,且气管转动插设在护板上,所述检测盒内分别开设有检测腔和电池腔,所述检测腔内安装有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侧壁上对称密封插设有两个金属钮,每个所述金属钮位于气囊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上分别电性连接有正极导线和弹性导线,所述电池腔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分别安装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负极柱上电性连接有负极导线,且正极柱电性连接正极导线,且正极导线具有一定的弹性。
优选地,所述检测盒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气流管道远离气囊的一端延伸至螺纹连接孔;
压缩气泵与墙面粘连,当护板发生松动远离墙面时,通过气管和检测盒的限制使得护板拉动压缩气泵伸长,则压缩气泵内气压降低并产生负压吸力,由于气管通过螺纹连接孔连通气流管道,则气流管道内产生负压吸力,则使得气囊收缩,锁着护板松动程度的增加,气囊收缩程度增加,当气囊完全收缩后,两个金属钮相互接触,即两个金属钮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盒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负极导线和弹性导线均电性连接警示灯;
当两个金属钮电性连接后,回路“蓄电池—正极柱—正极导线—接线柱—金属钮—金属钮—接线柱—弹性导线—警示灯—负极导线—负极柱—蓄电池”导通,则警示灯发出警示提醒在场工作人员注意。
优选地,所述压缩气泵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气管内密封滑动安装有气塞,所述固定块与气塞上共同连接有拉线;
当护板松动后向下移动时,则护板带动气管和检测盒向下移动,由于压缩气泵的四周为可伸缩结构,则压缩气泵靠近气管的侧壁与远离气管的侧壁发生偏移,则固定块通过拉线拉动气塞靠近压缩气泵移动,则使得气管内形成负压,通过气流管道使得气囊收缩完成回路导通并发出警报,且护板松动向外倾倒时,压缩气泵被拉伸,固定块仍通过拉线拉动气塞使气管形成负压,使得装置能够检测护板松动后倾倒或下滑的情况,增加装置的适用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压缩气泵、气管、气流管道和气囊的联动,即护板松动远离墙面拉伸压缩气泵使得压缩气泵内产生负压,则负压的压缩气泵通过气管和气流管道时气囊收缩,即能够将护板松动的过程转换为气压变化的过程,便于检测,且使得检测的精确度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政院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政院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器智能装配线随线夹具及夹装方法
- 下一篇:煎锅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