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6061.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薛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东方红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3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芋类 农作物 叶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15~25份、硼砂6~10份、泥炭土6~12份、硫酸锌3~5份、硫酸镁3~5份、尿素10~14份、硫酸铜2~4份、硫酸锰2~4份、硫酸亚铁2~4份、络合剂2~4份、水50~70份。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叶面肥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病、防虫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功效优异;该肥料为液体叶面肥,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耕种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面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
背景技术
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叶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确叶片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叶片,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一般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这一点C3植物和C4植物是不同的)。
薯芋类作物主要指具有可供食用块根或地下茎的一类的陆生作物。
现有的薯芋类作物叶面肥不能够起到防病,防虫的效果,同时也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功效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以解决现有的叶面肥不能够起到防病,防虫的效果,同时也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功效不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15~25份、硼砂6~10份、泥炭土6~12份、硫酸锌3~5份、硫酸镁3~5份、尿素10~14份、硫酸铜2~4份、硫酸锰2~4份、硫酸亚铁2~4份、络合剂2~4份、水50~7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15份、硼砂6份、泥炭土6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尿素10份、硫酸铜2份、硫酸锰2份、硫酸亚铁2份、络合剂2份、水5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25份、硼砂10份、泥炭土12份、硫酸锌5份、硫酸镁5份、尿素14份、硫酸铜4份、硫酸锰4份、硫酸亚铁4份、络合剂4份、水7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20份、硼砂8份、泥炭土9份、硫酸锌4份、硫酸镁4份、尿素12份、硫酸铜3份、硫酸锰3份、硫酸亚铁3份、络合剂3份、水6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与乙基乙二胺三乙酸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1的混合物。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叶面肥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病、防虫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功效优异;该肥料为液体叶面肥,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耕种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15份、硼砂6份、泥炭土6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尿素10份、硫酸铜2份、硫酸锰2份、硫酸亚铁2份、络合剂2份、水50份。
实施例2
一种薯芋类农作物用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二氢钾25份、硼砂10份、泥炭土12份、硫酸锌5份、硫酸镁5份、尿素14份、硫酸铜4份、硫酸锰4份、硫酸亚铁4份、络合剂4份、水70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东方红肥业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东方红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6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