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7694.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边志强;何益康;陆国平;韩旭;陈祥;洪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约束 分析 矢量 夹角 限制 范围 确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姿态奇异约束分析步骤:以选定的空间中双矢量r1(t)与r2(t)作为姿态基准,根据设定的双矢量确定三轴姿态准则χ,分析航天器三轴姿态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确定是否会发生姿态正负180°翻转的姿态奇异现象;
姿态基准确定误差约束分析步骤:根据双矢量确定三轴姿态准则χ,分析双矢量的确定误差,分析误差放大倍数与双矢量夹角的关系,确定姿态基准确定误差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1;
姿态机动能力约束分析步骤:确定角动量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0,确定力矩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1,将约束Γ20和约束Γ21合成姿态机动能力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
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设置步骤:根据姿态奇异约束、姿态基准确定误差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1和姿态机动能力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设置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基准确定误差约束分析步骤中,在确定姿态基准确定误差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1时,同时考虑天线、相机在内的航天器载荷指向误差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机动能力约束分析步骤包括:
利用刚体动量矩定理,估算航天器跟踪上双矢量确定的三轴期望姿态所需要的角动量H(t),根据航天器姿态机动执行机构配置是否满足角动量要求,确定角动量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0;
根据刚体动量矩定理,估算航天器跟踪上双矢量确定的三轴期望姿态所需要的力矩M(t),根据航天器姿态机动执行机构配置是否满足力矩要求,确定力矩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1;
将约束Γ20和约束Γ21合成姿态机动能力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矢量包括地心矢量和太阳矢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矢量确定三轴姿态准则χ包括:X轴根据Y、Z轴由右手定则确定,当地心矢量和太阳矢量平行时,偏航姿态发生180°翻转的现象。
6.一种基于约束分析的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姿态奇异约束分析模块:以选定的空间中双矢量r1(t)与r2(t)作为姿态基准,根据设定的双矢量确定三轴姿态准则χ,分析航天器三轴姿态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确定是否会发生姿态正负180°翻转的姿态奇异现象;
姿态基准确定误差约束分析模块:根据双矢量确定三轴姿态准则χ,分析双矢量的确定误差,分析误差放大倍数与双矢量夹角的关系,确定姿态基准确定误差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1;
姿态机动能力约束分析模块:确定角动量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0,确定力矩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1,将约束Γ20和约束Γ21合成姿态机动能力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
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设置模块:根据姿态奇异约束、姿态基准确定误差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1和姿态机动能力对双矢量夹角的约束Γ2,设置双矢量夹角限制范围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76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