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砖、护坡、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8292.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刷 生态 护坡 铺设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砖、护坡、铺设方法,护坡砖为采用拉伸面拉伸后的立体结构,所述拉伸面包括大体为四边形的本体拉伸面,在本体拉伸面的相对边分别设置第一搭扣拉伸面和第二搭扣拉伸面;所述拉伸面拉伸后形成本体、第一搭扣、第二搭扣;铺设时,相邻两块护坡砖的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配合,或护坡砖翻转180°后,同一端搭扣配合砖本体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扣,通过第一搭扣与压槽的配合,实现至少相邻两排的砌砖形成压制机构,不会发生上翘或下陷,且砌砖整体结构易于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坡面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砖、护坡、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山体边坡、道路边坡,水体边坡,如果不进行坡面的防护,很容易造成边坡坍塌、滑坡、水土流失的灾害。在特殊环境下,像流速较大的河道床底、长期浸泡在水下的边坡、易冲刷边坡、软土流沙地质等边坡防护,很多采用传统的水泥、浆砌石、混泥土护坡,其硬性防护,隔离了土壤、水体、植物之间的物质交换,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来,用生态砌块代替传统护坡,较好地解决了透水、透气和植物生长的生态问题,但在护坡的稳定性方面,现有的生态砌块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解决护坡稳定性的问题,1、通过辅助材料,穿钢丝绳,让护坡砌块连成整体;2、通过砌块自带锁扣,防止砌块的滑移;3、在水下部分,采用加大砌块体积和重量,去掉砌块上的孔洞,防止坡土流失,形成重力式无孔洞的护坡;这三种方式都有不同的弊端,第1种施工麻烦;第2种通过锁扣虽然防止了砌块沿着坡面滑移,但不能防止砌块的上翘和下沉;第3种,虽然砌块本身以及砌块之间铺设时没有孔洞,但不能防止砌块的上翘和下沉。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护坡砌砖有空心和实体两大类产品,空心砌块生态效果好,可以生长植物,实体砌块防护性较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上翘和下沉设计,便于制作的砌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砖,护坡砖为采用拉伸面拉伸后的立体结构,所述拉伸面包括大体为四边形的本体拉伸面,在本体拉伸面的相对边分别设置第一搭扣拉伸面和第二搭扣拉伸面;所述拉伸面拉伸后形成本体(1)、第一搭扣(11)、第二搭扣;铺设时,相邻两块护坡砖的第一搭扣(11)与第二搭扣配合,或护坡砖翻转180°后,同一端搭扣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搭扣(11)为自本体一侧向远离第二搭扣延伸的截面大体为矩形结构的块体;所述第一搭扣与本体(1)侧壁之间形成与第一搭扣(11)配合的压槽(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搭扣(11)的下表面靠近本体(1)的部分还开设有扣槽(13),使得所述第一搭扣(11)下表面剩余部分形成锁扣(14),与扣槽(13)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搭扣与第一搭扣为以本体(1)的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两端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搭扣与第一搭扣为以本体(1)中心点为对称点的中心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本体(1)的背土面和/或迎土面均构造有防滑槽(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应用所述轴对称的砌砖时,所述护坡包括沿坡面长度方向铺设的多排砌砖以品字形排布,相邻排的砌砖第一搭扣相对并扣接或第二搭扣相对并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应用中心对称的砌砖时,所述护坡包括沿坡面长度方向铺设的多排砌砖以品字形排布,相邻排依次扣接。
优选的,所述护坡包括水下护坡(21)和水上护坡(22);所述水下护坡(21)同排相邻两块砌砖抵接,水上护坡(22)同排相邻两块砌砖之间留有绿植种植间隙(23),其空隙间距小于沿坡面长度方向上砌砖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坡脚处施工脚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