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盆骨前环内固定接骨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8703.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凯;彭传刚;任广凯;袁宝明;刘贺;吴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丹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李燕妮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盆骨前环内 固定 接骨 | ||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盆骨前环内固定接骨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头部、颈部、干部、尾部,所述头部中间设有3排头部锁定孔,可向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置入锁定螺钉,所述颈部为交界区,连接不同平面的头部与干部,上方设有颈部切迹,干部中间设有干部锁定孔,可向耻骨上支置入锁定螺钉,干部上方设有干部切迹,所述尾部设有沿髋臼切迹方向置钉的锁定孔,可向髂耻交界区置入通道螺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固定骨盆前环骨折,适用于耻骨骨折,尤其适用于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的耻骨骨折;接骨板的设计使得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的骨折固定更佳牢靠;无需跨越耻骨联合固定,避免耻骨联合功能丧失,尤其适合未婚女性,利于顺产生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盆骨前环内固定接骨板,特别涉及耻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背景技术
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对影响骨盆稳定性或引起持续疼痛的耻骨骨折需要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主要是恢复骨盆环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让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周围组织及脏器的功能恢复,减少卧床并发症。对于耻骨骨折,尤其临近耻骨联合部位的骨折,耻骨内侧段骨块太小,在不跨越耻骨联合的情况下,普通重建接骨板难以用螺钉固定。
依据现有技术,势必采用重建接骨板跨越耻骨联合完成耻骨骨折内固定。然而,耻骨联合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接而成,有耻骨上韧带、耻骨弓状韧带加强,有人将耻骨联合称为半关节,它是一种微动关节。对于跨越耻骨联合固定的内固定方式,意味着牢牢固定死耻骨联合,造成耻骨联合功能丧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盆骨前环内固定接骨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头部、颈部、干部、尾部,所述头部中间设有3排头部锁定孔,可向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置入锁定螺钉,所述颈部为交界区,连接不同平面的头部与干部,上方设有颈部切迹,所述干部中间设有干部锁定孔,可向耻骨上支置入锁定螺钉,所述干部上方设有干部切迹,所述尾部设有沿髋臼切迹方向置钉的锁定孔,可向髂耻交界区置入通道螺钉。
优选地,所述干部的形状略呈弧形且与耻骨上支前方的解剖形状吻合,所述尾部折弯呈弧形且与髋臼前下方的解剖形状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头部锁定孔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头部锁定孔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三排头部锁定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排头部锁定孔下方的1个第一排最下方锁定孔方向与使用者的耻骨联合关节面切线方向偏下,第一排头部锁定孔上方的3个孔方向和第二排头部锁定孔与使用者的耻骨联合关节面切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排头部锁定孔孔的方向与头部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3排头部锁定孔与2.4mm或2.7mm锁定螺钉配合,所述干部锁定孔与3.5mm锁定螺钉配合,所述尾部锁定孔与4.5mm锁定螺钉配合。
优选地,所述干部锁定孔的数量为3至5个。
优选地,所述头部上设有头部克氏针孔,所述颈部上设有颈部克氏针孔,所述尾部上设有尾部克氏针孔。
优选地,所述头部克氏针孔的数量为5个,所述颈部克氏针孔的数量为1个,所述尾部克氏针孔的数量为3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头部、干部、尾部三平面钉板设计,可有效固定骨盆前环骨折,可适用于耻骨骨折,包括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的骨折、耻骨支骨折以及髂耻交界区域的骨折;接骨板的设计使得临近耻骨联合区域的骨折固定更佳牢靠;无需跨越耻骨联合固定,避免耻骨联合功能丧失,尤其适合未婚女性,利于顺产生育;接骨板放置于耻骨的前下方,内收肌的深层,避免了钢板对性生活的影响以及对软组织的激惹。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产品安装在骨盆前环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丹凯,未经吴丹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