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8860.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关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葵花药业集团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06;A61K47/46;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味 小儿 退热 口服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柴胡200~320份,葛根200~320份,黄芩90~150份,蝉蜕70~110份,桂枝70~110份,浮萍70~110份,白芍70~110份,凝胶剂基质1~50份,保湿剂0.1~10份,防腐剂0.1~10份,甜味剂0.1~10份,香精0.1~10份,交联剂1~50份组成,加水制备成1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处方为:柴胡260份,葛根260份,黄芩120份,蝉蜕90份,桂枝90份,浮萍90份,白芍90份,凝胶剂基质15份,保湿剂5份,防腐剂0.5份,甜味剂0.2份,香精0.5份,交联剂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桂枝、柴胡用水蒸馏4小时,收集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药渣再加水煎煮30分钟,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滤液备用;葛根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6(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75%,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各30分钟,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在80~85℃用10%盐酸调节pH值至1.5~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加6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7.5,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滤过,滤液用10%盐酸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备用;白芍、浮萍、蝉蜕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再与桂枝、柴胡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2~1.16(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的清膏,加入黄芩粗提物、葛根提取液、保湿剂、防腐剂、甜味剂、交联剂,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5~6.0,加入桂枝和柴胡的蒸馏液,加水稀释至800ml,搅拌30分钟,静置48h,滤过,备用;取凝胶剂基质加冷水180ml,浸泡20~60分钟使其充分吸水溶胀,搅拌均匀,加热至80℃,与上述滤液合并,搅拌均匀,加热沸腾10~20分钟,再加入香精,加水至1000ml,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80℃,滤过,灌装,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桂枝、柴胡,用10~30倍量水蒸馏4小时,收集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药渣再加6~12倍量水煎煮30分钟,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滤液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葛根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50%乙醇用量分别为第一次10~16倍,第二次8~12倍,第三次6~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过,其滤过次数为1~5次;滤过方式包含板框过滤、离心过滤、陶瓷过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滤过使用的耗材包含慢速滤纸、中速滤纸、快速滤纸,及孔径为0.2μm~1μm微孔滤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的环境温度为0~10℃。
8.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果味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芍、浮萍、蝉蜕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加水量分别为第一次8~16倍量,第二次6~14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葵花药业集团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葵花药业集团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骨瓷消防灯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基底的石墨烯基电极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