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8972.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汤坤贤;蔡鹭春;孙元敏;陈玉珍;李和阳;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A01G33/00;A01G17/00;A01G22/00;E02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吴慧敏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岸 多种 生境 模拟 试验场 | ||
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场设置有后滨海岸带试验区和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所述的后滨海岸带试验区内设置一潮间带试验区;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设置于滨海岸带试验区靠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一侧;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朝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安装有两支出水管,所述的两支出水管分别与试验区底平行设置。如此设计的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旨在实现一个试验场同时模拟多种不同海岸生境,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造价便宜等显著优点,而且使得试验结果不会因为地下水水位和盐度变化而影响,更加准确,还保证含盐地下水在试验场内循环,不对场外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岸多种生境试验场及其构建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嵌套式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海岸带植被包括潮下带植物(如海草)、潮间带植物(如红树半红树)、潮上带耐盐植物,海岸带植被修复是海岸带保护修复,生态海堤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对许多海岸植物的根系、叶片耐盐能力,生长特性等了解较少,给海岸植被修复现场实施造成诸多困难,因此,建立兼具不同海岸生境的模拟试验场,为海岸植物耐盐能力和不同生境的适应性等研究提供试验场所,可为海岸植被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
传统的原位耐盐试验,一种是利用近海区域具有盐度梯度变化的自然盐碱地,在不同的地块开展现场试验,其优点是自然的状态,费用低,缺点是地下水的水位和盐度变化比较大,试验条件波动较大;不同的生境位于不同的区域,开展实验很不方便;尤其是受自然海区环境条件波动和海浪影响,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原位实验很难开展。一种是建设水泥池,回填泥沙,注入海水,模拟受海水入侵影响的海岸生境,优点是池内的环境条件比较稳定。缺点是造价较高,且生境单一,仅模拟陆域的海岸生境,其它的盐沼湿地、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等生境缺失。而且,一般的田间试验场均没有设置地下水循环装置,给植物生长、土壤含水率、地下水水质等试验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没有对植物叶片盐胁迫试验的空中喷淋装置,影响相关试验的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构建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场设置有后滨海岸带试验区和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所述的后滨海岸带试验区内设置一潮间带试验区;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设置于滨海岸带试验区靠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一侧;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朝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安装有两支出水管,两支出水管分别与试验区底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有一潮间带试验槽,所述两支出水管设于潮间带实验槽朝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一侧,所述的潮间带试验槽内设置有潮上带、潮中带、潮下带,所述的潮上带、潮中带、潮下带依次向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的潮间带试验区朝向滨海盐沼湿地连接部的两支出水管,上部为溢流管,下部为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安装有一个流量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滨海岸带试验区、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的底部及池壁均铺装有防渗膜,所述的防渗膜上沿超出试验场池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试验场底部安装有渗流系统,所述的渗流系统至少包含一纵向管、一横向管、一竖向管;所述的纵向管与横向管交叉设立,竖向管垂直连接于纵向管与横管交叉处,所述纵向管、横向管、竖向管互相导通;所述的纵向管、横向管上设有渗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试验场还包括一潮间带水循环系统,所述的潮间带水循环系统至少包括一第一取水泵、一第一连接管、一第二流量控制开关和一喷淋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从滨海盐沼湿地试验区的竖向管内向外延伸至潮间带试验区,并于潮间带试验区第一连接管处设一喷淋器,所述的喷淋器通过第二流量控制开关控制其水量及开关;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通过放置于竖向管内的第一取水泵取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