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9621.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8 | 分类号: | B60L58/18;B60L50/60;H01M2/10;H01M2/2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并联 电池 动力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四个同规格标准的电池包和汽车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池包的正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正极输入端连接,且四个所述电池包的负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汽车供电电路包括汽车供电部件、预充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可实现通过采用趋向于安全电压范围内低压大电流的并联连接方式,先串联,再由多组串联电池组并联组成电池包,大大降低了总内阻,提高了放电能力,并且分散了电池的压力,延长电池寿命,从而给动力电池的使用十分有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启动电池,动力电池具有超长寿命,长寿命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次左右,最高也就500次,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标准充电(5小时率)使用,可达到2000次,同质量的铅酸电池是“新半年、旧半年、维护维护又半年”,最多也就1-1.5年时间,而磷酸铁锂电池在同样条件下使用,将达到7-8年,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将为铅酸电池的4倍以上,根据以上优点,动力电池可应用于汽车和摩托车行业,主要是为发动机的起动点火和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电能,动力电池可应用于工业电力系统,用于输变电站、为动力机组提供合闸电流,为公共设施提供备用电源以及通讯用电源,动力电池也可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取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动力电源,
动力电池在使用时,在串联、并联动力电池包两种连接模式中,人们大多偏向于采用高压低电流的串联连接方式;而今,另一种设计理念,采用趋向于安全电压范围内低压大电流的并联连接方式,实际上是先串联,再由多组串联电池组并联组成电池包,这种连接方式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联电池包优点在于降低了总内阻,提高放电能力,分散了电池的压力,延长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了现有采用高压低电流的串联连接方式导致整个供电系统总内阻较大,放电能力较弱,且不能分散电池的压力,大大缩短了电池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四个同规格标准的电池包和汽车供电电路,四个所述电池包的正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正极输入端连接,且四个所述电池包的负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汽车供电电路包括汽车供电部件、预充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正极输入端通过导电线分别与预充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且预充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的接线端均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部件的高压正极充电端连接,所述预充控制电路的接线端通过导电线分别与熔断器FU5、熔断器FU6和二极管D7的接线端连接,且熔断器FU5和熔断器FU6的接线端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部件的高压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另一侧的接线端通过导电线与电阻R1的接线端连接,且电阻R1的接线端与总负接触器KM1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供电部件的高压负极充电端和高压负极输出端均通过导电线与总负接触器KM1的一端连接,且总负接触器KM1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导电线与霍尔电流传感器一侧的接线端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另一侧的接线端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负极输入端连接。
单个所述电池包分别由电池管理系统组件、电池模组、温度传感器、热管理系统组件、高低压线束、连接器、开关器件、安装组件和壳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9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