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维盐与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1073.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兴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4;A01P7/04;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23204 | 代理人: | 吕凤云 |
地址: | 15400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维盐 宁南 霉素 可溶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维盐与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投料计算,甲维盐、宁南霉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敌、柠檬酸、碳酸钠、尿素、603#农乳、NP2O农乳、抗氧化剂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加工制备而成。该发明是由1%甲维盐和4.7%宁南霉素捏合而成的固体可溶性粒剂,它摒弃了液体制剂溶剂的高残留和二次污染,而且所用辅料多为食品级别,它即有杀虫又有杀菌两种产品的药效,使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品性能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储运方便,可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维盐与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5.7%甲维盐、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剂型是甲维盐和宁南霉素单一使用,作用单一,甲维盐杀虫、不杀菌,宁南霉素杀菌、不杀虫,两种复配制剂使用残留高,二次污染大,使用不方便,考虑将两种捏合成固体可溶性粒剂,但其制备工艺复杂,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产品稳定性能差,因此影响产品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甲维盐与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即有杀虫又有杀菌两种产品的药效,使用后残留低,无二次污染,其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以110kg投料计算,其中各成分占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甲维盐1%、宁南霉素4.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泡敌1.3%、柠檬酸5%—10%、碳酸钠5%—10%、尿素60—70%、603#农乳5%、NP2O农乳2%、抗氧化剂1%。其制备方法如下:a.设备检查,保证设备清洁干燥,能够安全正常生产;b.按上述重量比例进行投料,并将上述物料烘干8—9小时,使物料达到干燥减重≤0.5%,进行称重;c.将物料按着配方的顺序进行混合、乳化,再混合均匀,取样分析检测,中控含量合格后,将料送造粒工序;d.物料经再次捏合后进入液压造粒机挤出造粒,干燥,减重≤0.5%时送包装车间,否则,二次干燥处理,直至干燥减重≤0.5%再送包装车间包装;e.颗粒剂吸湿性强,必须控制温度和湿度,包装间必备空调装置,保持室温20—25℃,相对湿度≤35RH进行包装。该发明是由1%甲维盐和4.7%宁南霉素捏合而成的固体可溶性粒剂,它摒弃了液体制剂溶剂的高残留和二次污染,而且所用辅料多为食品级别,它即有杀虫又有杀菌两种产品的药效,使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品性能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储运方便,可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附图说明:
附图1一种甲维盐与宁南霉素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生产设备及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最佳实施例
以110kg投料计算,其中各成分占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甲维盐1%、宁南霉素4.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泡敌1.3%、柠檬酸5%、碳酸钠5%、尿素70%、603#农乳5%、NP2O农乳2%、抗氧化剂1%。
检测指标
实施例2
以110kg投料计算,其中各成分占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甲维盐1%、宁南霉素4.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泡敌1.3%、柠檬酸10%、碳酸钠10%、尿素60%、603#农乳5%、NP2O农乳2%、抗氧化剂1%。
检测指标
以上两个实施例的制备方法:
a.设备检查,保证设备清洁干燥,能够安全正常生产;
b.按上述重量比例进行投料,并将上述物料烘干8—9小时,使物料达到干燥减重≤0.5%,进行称重;
c.将物料按着配方的顺序进行混合、乳化,再混合均匀,取样分析检测,中控含量合格后,将料送造粒工序;
d.物料经再次捏合后进入液压造粒机挤出造粒,干燥,减重≤0.5%时送包装车间,否则,二次干燥处理,直至干燥减重≤0.5%再送包装车间包装;
e.颗粒剂吸湿性强,必须控制温度和湿度,包装间必备空调装置,保持室温20—25℃,相对湿度≤35RH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兴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兴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抖的勺子机构
- 下一篇:用于焦炉密闭修复的硅溶胶结合压入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