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81260.X 申请日: 2019-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1011139A 公开(公告)日: 2020-04-17
发明(设计)人: 姚祎;赵蕊;管雅玲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G13/00;A01B79/02;A01C21/00;C05G3/40;C05G3/80;C05G5/20;A01N65/20;A01N63/23;A01N63/30;A01P1/00;A01P7/00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周勇
地址: 2331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富硒无 公害 土豆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a.制备富硒添加剂:a1.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称量原料:纳米硒15~20%、破壁富硒酵母8~12%、黄腐酸硒4~8%、包膜剂5~10%、余量为水;a2.将包膜剂溶解于15~40℃水中,再加入其余原料,以6000~10000rpm转速搅拌均匀,进行包膜处理,喷雾干燥;b.制备富硒有机肥;c.制备富硒叶面肥;d.制备生物农药;S2:整地、施肥、建垄;S3:种薯处理;S4:栽种及田间管理;S5:采挖土豆。本发明利用胶质包膜剂对硒进行包膜处理,显著提高硒的稳定性,缓释溶出硒元素,可通过调控富硒添加剂的不同用量,来培育出不同需求硒含量的土豆,富硒量高达32.7μg/k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豆种植技术领域,还涉及富硒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又名马铃薯、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等,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土豆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中国是世界土豆总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超过9000万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的合成;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造成的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还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硒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同时,硒还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我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因此,如何培育富硒农作物已成为农业种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富硒食品种类呈现井喷式增长,如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富硒小麦、富硒西瓜、富硒桑葚、富硒橙子、富硒葡萄、富硒板栗、富硒萝卜、富硒牛大力、富硒罗汉果等,但现有富硒农作物培育方法,都是以无机硒、有机硒或纳米硒作为硒源直接加入各类肥料中,以富硒肥的形式进入土壤中,水溶性硒源极易流失,降低植物对硒的吸收率,同时,由于硒元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低价硒元素发生氧化反应,降低硒源的生物活性,尤其是纳米硒。因此,如何长久保持硒添加剂的生物活性、稳定性,提高农作物对硒的吸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虫害能力,大量施用化肥及化学农药、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降解周期长,残留率高,长期食用,危害人体健康。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利用高生物活性、高稳定性的富硒添加剂种植富硒土豆,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绿色无公害,提高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

a.制备富硒添加剂:a.制备富硒添加剂:a1.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称量原料:纳米硒15~20%、破壁富硒酵母8~12%、黄腐酸硒4~8%、包膜剂5~10%、余量为水;a2.将包膜剂溶解于15~40℃水中,再加入其余原料,以6000~10000rpm转速搅拌均匀,进行包膜处理,喷雾干燥后,得到富硒添加剂;

b.制备富硒有机肥:将有机底肥质量0.05~0.2%的富硒添加剂加入有机肥中,混匀即可;

c.制备富硒叶面肥:将有机底肥质量0.01~0.05%的富硒添加剂加入叶面肥中,混匀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