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入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1352.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齐;彭益;程述武;曾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电子设备。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光学膜片组。光学膜片组包括设置在LED光源一侧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上方的棱镜片,以及设置在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其中,光学膜片组上设置有光学扩散单元,光学扩散单元在近LED光源端的密度高于其在远LED光源端的密度。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且动态对比度较高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侧入式背光模组广泛商业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近年来,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和改善液晶动态拖影的问题,出现了高动态对比度(High-DynamicRange,HDR)技术。HDR技术可以增加亮度范围,提高最亮和最暗图片的对比度,不仅获得更宽的色彩范围,还带来更暗或更白的色彩效果,让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的图片细节,大大提高显示效果。HDR技术是指将背光源按照一定的方向划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区块(Block),每个区域为矩形,液晶显示器也划分成与背光源相对应的多个区域。背光的每个分区与垂直方向上位于背光上方的液晶显示器分区的投影一致。来自背光源的每个分区的光被发射到液晶显示器以提供用于图像显示的光,并且背光源的每个分区的亮度被独立地调节以实现显示图像所需的明暗对比。一般来说,HDR的对比度值越高,显示效果越好。为了获得更高的HDR对比度值,背光的分区越多越好。
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源如图1所示,其光学部件主要包括反射片1、导光板2、扩散片3、两层正交的棱镜片(即上棱镜层4、下棱镜层5)及LED光源6。LED灯条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一侧端面进入导光板后,在导光板上下表面及两侧面间来回全反射,向导光板另一侧端面方向推进,当射到下底面的散射网点时,反射光向各个方向散射并破坏全反射条件,从而部分散射光有机会从上表面透射出导光板,称为输出光。反射片的作用是将从反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到正面,增加光强;扩散片将输出光进行扩散,保证射出的光线均匀;上下正交的两张棱镜片对扩散的光进行汇集,提高射出光线的强度,保证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要求。
随着液晶显示电子产品的超薄化发展和实现较高的HDR对比度值,对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厚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光模组的各个光学膜片中,扩散片是决定背光模组厚度的主要膜片,一方面扩散片厚度太薄会发生膜拱、褶皱现象,影响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若不设置扩散膜,则因LED为点光源,在灯口位置会出现光晕、炫光、灯眼等问题,无法均匀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提供一种超薄且动态对比度较高的显示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光学膜片组。光学膜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LED光源一侧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棱镜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其中,所述光学膜片组上设置有光学扩散单元,所述光学扩散单元在近所述LED光源端的密度高于其在远所述LED光源端的密度。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扩散片,光学扩散单元替代实现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度,从而实现超薄化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同时获得终端设备的高HDR对比度值的显示画面。所述光学扩散单元在近所述LED光源端的密度高于其在远所述LED光源端的密度,从而保持背光模组的可见光源的发光亮度和均匀度。另外,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工艺及结构都更简单,并且结构稳定性高。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在另外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棱镜片上,具体的,其设置于所述棱镜片上的入光面上或出光面上。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园林用灭虫装置
- 下一篇:一种JN3001型液化石油气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