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1410.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章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19/22 | 分类号: | B65H19/22;B65H23/3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工用 布料 处理 装置 | ||
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左侧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前后方向的布辊,布辊的外周缠绕有布料,第一支架的前侧设有驱动布辊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底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前面中部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第二支架还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一转轴的前侧外周呈环形等间距安装三个外端开口的第一套管。本发明采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管转动的方式一固定针作为固定装置使得布料缠绕与辊芯外周,使得位于第一转轴下部的第一套管处于竖直状态,最下部的辊芯使得布料位于辊芯与底板顶面之间,能够有效的捋顺布料,防止在缠绕过程中发生折叠和不平整的现象,也能控制布料长度,能够按需分卷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布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的生产与加工离不开布料,布料在生产出来时,大多为体积很大的布辊,但是在服装加工与生产过程中,体积大的布辊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用到的布料大多是由大体积布辊分装成的体积小的原料布辊,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大体积布辊的分卷大多是直接采用人工进行分卷,或是使用机器进行定量分卷,鲜少有能够按照需要进行不同长度布料的分卷设备,且现有技术在布料分卷过程中容易造成布料卷装不平整,造成布料褶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处理装置,包括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左侧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前后方向的布辊,布辊的外周缠绕有布料,第一支架的前侧设有驱动布辊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底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前面中部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第二支架还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一转轴的前侧外周呈环形等间距安装三个外端开口的第一套管,相邻的第一套管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一套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外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一套管外部,相邻的两第一套管之间通过弧形的第一连管相通,第一套管的前面均固定安装外端开口的与之平行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均与对应的第二套管同轴且能沿其轴向密封接触移动,第二活塞杆的外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二套管外部,第一活塞杆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开口朝后的C型的第一管,第一管靠近第一活塞杆的水平端均封闭,第二活塞杆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管,第一管远离第一活塞杆的水平端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后端封闭的第二管,第二管与第一管内部相通,第一管靠近对应的第一活塞杆的水平部均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对应的第二套管通过第二连管相通,第二管的后端开设前后方向的第五通孔,第二管内前后两侧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活塞,活塞的后端均固定安装后大前小的楔形块,第二管的前后两侧均开设一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数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位于对应的活塞后侧,第二通孔内均设有针尖朝外的固定针,固定针的针尖位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固定针的内端均为楔形,固定针的内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与对应的楔形块接触配合,固定针的外周均套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针的侧面,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通孔的内端外侧,楔形块的后侧均设有圆盘,圆盘均通过数根连杆固定连接第二管的内壁,圆盘与对应的楔形块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管的前端均固定套装第一齿轮,第一管后侧的竖向部均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后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均与对应的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第二支架的顶面前侧固定安装开口朝上的U型的进辊箱,进辊箱内摆放有数个呈竖向排列的管状的辊芯,辊芯的内径大于第二管的外径,辊芯的后端固定安装铁块,进辊箱的左侧固定安装与第一转轴共圆心的弧形板,底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顶面前侧固定安装出辊箱,出辊箱位于进辊箱的右侧,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的顶面后侧均固定安装活动端朝前的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电磁铁,第二支架对应的第一液压杆与位于进辊箱最下端的辊芯同轴,出辊箱的底面右侧固定安装活动端朝前的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活动端固定安装尖锐部朝前的隔断刀片,第一支架的前面固定安装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电磁铁、第一电机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