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喹酮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1629.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翼;涂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蔚嘉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63;C07C51/60;C07C61/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翁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喹酮 中间体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环己甲酸加入反应釜R101内,开启搅拌降温至5±5℃;
S2、保持反应釜R101温度5±5℃,通过高位罐V101-I将二氯亚砜滴加入釜内;
S3、滴毕,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25±5℃,保温反应3~5小时;
S4、反应完毕,保持反应釜R101内温小于40℃,减压浓缩至恒重,得到环己甲酰氯液体;
S5、将反应釜R101内液体通过氮气压至高位罐V102-I,氮气保护备用;
S6、将四氢呋喃和水加入反应釜R102,搅拌加入碱,搅拌溶解;
S7、将反应釜R102内体系降温至5±5℃,保持釜内温度5±5℃,缓慢加入甘氨酸,再将高位罐V102-I内液体滴加入;
S8、滴加完毕,保持反应釜内温度5±5℃进行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四氢呋喃与水的重量比为3.5:1~1.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四氢呋喃与水的重量比为2.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氨酸、二氯亚砜与环己甲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1~1:1.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与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少量N,N-二甲基甲酰胺,重量百分比为二氯甲烷的0.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反应完毕之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后处理:
S10、取样检测确定反应完毕,保持反应釜R102温度5±5℃,通过高位罐V102-2将浓盐酸滴加入釜内,调节体系pH=3~4;
S11、调节完毕,反应釜R102搅拌20分钟,静置20分钟,分液,下层水相装桶;
S12、保持反应釜R102内温<50℃,开启减压蒸馏回收四氢呋喃至基本无馏分;
S13、反应釜R102加入甲苯340kg,继续保持反应釜R102内温<50℃,减压蒸馏甲苯至基本无馏分;
S14、反应釜R102氮气破空,降温至<30℃,加入二氯甲烷2000kg,三乙胺350kg,得到目标产物II的三乙胺盐二氯甲烷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蔚嘉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蔚嘉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6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气防晒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小程序代码编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