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1647.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彬;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首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10/6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疾病 预防 信息 服务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应用于客户端,包含用于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多种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信息的疾病录入模块、用于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的病人录入模块、疾病诊断模块和疾病预警模块;所述若干个病人症状分别与多种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相匹配;所述疾病诊断模块与疾病录入模块连接以获取各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所述疾病诊断模块与病人录入模块连接以判断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是否符合各疾病的多个诊断因素。本发明加快了自我诊疗效率、减轻了医疗机构负担并且维护了病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预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各国大部分的医疗模式,都是修建各类水平和专业的医疗机构,然后再培养专门的人才作为医生。个体患病后,去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尽管国家不断进行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建设,然而目前依然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目前医疗保险覆盖还是以城镇为主,广大农村还未有完全覆盖,因此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国政府的目标是建立全民医保,但是由于全国人民数量巨大,目前的医疗资源显然无法满足需求,造成了挂号慢和看病难的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理机构基本一致,所以决定了患病是有规律的。从生物体生理规律来说,很多病都有自愈倾向,可以通过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即可恢复健康。据统计,在一个区域内,70-80%的人所患的疾病都为常见病,或者说,一个群体所有的疾病中大约70-80%的病都是常见病,这些疾病在发病的初期都是非致命性的,只要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就可以康复。而且很多严重的恶性病很多都是由于小疾病治疗不及时逐渐发展而成。
以目前的医疗模式,在平时诊治中,医疗成本很大,特别是常见病,许多都是重复检查,滥开药物,对于富裕的群体来说,经济不是问题,但是过度治疗也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并且浪费了医疗资源。对于贫困群体来说,高昂的医疗费用反而成为其不敢就医治疗的障碍,小病拖成重病,最终造成人们无法承担巨额的医药费。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减缓医疗机构压力,实现自我诊疗以提高治疗效率,并且准确性较高的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其能够通过录入常发疾病的诊断因素,输入病人的身体情况,计算出病人对各疾病的患病几率以诊断疾病,实现病人及时自我预防和诊断,节省了病人到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因此提高了诊疗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应用于客户端,包含用于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多种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信息的疾病录入模块、用于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的病人录入模块、疾病诊断模块和疾病预警模块;所述若干个病人症状分别与多种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相匹配;所述疾病诊断模块与疾病录入模块连接以获取各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所述疾病诊断模块与病人录入模块连接以判断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是否符合各疾病的多个诊断因素;所述疾病预警模块与疾病诊断模块连接以根据符合各疾病的诊断因素的数量多少来比较病人患上各疾病的可能性大小,并且疾病预警模块与疾病录入模块连接以发出患病可能性最大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信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疾病录入模块输入多种疾病的若干个诊断因素,提高了诊断各疾病的精确度;通过病人录入模块输入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并且通过疾病诊断模块判断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是否符合各疾病的多个诊断因素,从而使得诊疗结果更准确,并且提高了自我预防和治疗的效率;通过疾病预警模块与疾病诊断模块连接以根据病人的若干个病人症状是否符合各疾病的多个诊断因素计算病人患上各疾病的可能性,从而加强了自我诊疗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首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首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1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