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2631.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岳忠良;韩红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44 | 分类号: | B65D90/44;B65D88/42;B65D9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式注氮控氧 防火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防火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注氮模块和密封模块,气吸入管和检测瓶之间装有恒流泵,检测瓶内固定安装有马达驱动的搅拌器,检测瓶内填充有机溶剂,检测瓶侧壁中部还装设有水喷头,水喷头连通水箱,液体密度传感器插入检测瓶内并深入有机溶剂内,芯片组件会将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瓶内的混合溶液的密度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进行数据比对;通过液体密度传感器测定混合溶液的密度,并设置恒流泵设定单位时间进入检测瓶的油气混合物的总量,在通过将采样混合溶液的密度和正常状态下的设定密度进行对比,相较传统的直接测定油气混合物的气体浓度的方式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原油有多种储存设备,外浮顶式石油储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石油储罐。外浮顶式石油储罐的浮顶边缘与罐体内壁之间存在一次、二次密封装置,因为总是会有密封不严的情况,所以一、二次密封空间的油气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油气混合物。恐怖袭击、纵火、静电、地震、打火、雷电等因素影响使油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极易引发爆炸。世界各国大型浮顶石油储罐多次发生火灾及爆炸事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环境污染。
目前,大型石油储罐的消防手段主要采用泡沫、水进行火灾事故抢险,少数发达国家在大型油罐上安装了气体灭火系统,但这些手段都局限于事后的应急处置,而未考虑事前预防。因此为实现对油罐火灾事故征兆的早期监测和预防,在油罐上采用主动惰化技术进行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专利(CN201310144484.2,授权公告日2015年6月10日)一种油气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及其防护方法中详细披露了一种利用惰性气体介质进行油罐密封的技术,极大的避免了石油储罐发生火灾的风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需要铺设很长的气液管道,导致设备造价高昂,且设备需要人员进行全天候监视和操作,使用繁琐,不够自动化和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该设计方案具备成本低廉,结构更简单,且有效的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和操作步骤,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发明的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注氮模块和密封模块,密封模块包括浮顶、一次密封、二次密封和油气空间,浮顶装设于浮顶式储油罐顶部,浮顶依次通过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进行密封,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存在油气空间,检测模块对油气空间的气体进行密度检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密度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实现实时分析与监测,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注氮模块运行,检测模块包括芯片组件、液体密度传感器、操作面板、蓄电池组、设备箱、检测瓶、油气吸入管、溶剂箱和水箱,油气吸入管一端插入油气空间内,油气吸入管另一端插入检测瓶内并深入检测瓶底部,气吸入管和检测瓶之间装有恒流泵,检测瓶内固定安装有马达驱动的搅拌器,检测瓶内填充有机溶剂,检测瓶底部连通外部废水处理装置,检测瓶连通溶剂箱,检测瓶侧壁中部还装设有水喷头,水喷头连通水箱,溶剂箱和检测瓶以及水箱和检测瓶之间均装设有水泵,液体密度传感器插入检测瓶内并深入有机溶剂内,芯片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液体密度传感器、操作面板和蓄电池组,芯片组件会将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瓶内的混合溶液的密度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进行数据比对,芯片组件、操作面板、蓄电池组、检测瓶、恒流泵、水泵、溶剂箱和水箱均固定装设于设备箱内。
本发明的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智能装置,其中检测模块还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连通于检测瓶底部,分离装置可以将油气、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和油液分离,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油气排放至外部,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循环回到溶剂箱和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2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汇流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3天内完成的充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