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掘进巷道降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3098.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菁;曾智;苏欢;曾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陈巍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掘进 巷道 降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式掘进巷道降温设备,包括送风巷道和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活动设置在送风巷道内,且移动平台上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内侧设置有带铜管冷辐射铝板,且带铜管冷辐射铝板包括辐射铝板和冷水铜管,所述辐射铝板上等距设有若干冷水铜管;本发明的移动平台和移动冷源均为可移动式,可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前进而向前移动,本发明通过在辐射铝板外侧加设隔热板,减少了送风巷道外围岩向主巷道的传热量,隔绝了围岩向主巷道的传湿量,且在辐射铝板上一体成型有冷水铜管,通过冷水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连通移动冷源,冷水供水管上装设温度传感器,将供水温度控制在15℃,可有效降低风流温度和湿度,可提高人体热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掘进巷道降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井热害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到2010年,我国煤矿35%的采掘工作面风流温度超过30℃,根据目前资源开采状况,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以每年8~12m的速度增加,特别是我国东部矿井正以每10年100~250m的速度发展,近年己有一批矿山开采深度已超过1000m,测试分析数据表明:我国主要煤炭分布区1000m以下岩层温度达到35~45℃,1500m以下岩层温度超过45℃,《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低温测量若干规定》指出:平均地温不超过3℃/100m的地区为地温正常区,超过3℃/100m的地区为高温异常区,同时还指出,原始岩温高于31℃的地方为一级热害区,原始岩温高于37℃的地区为二级热害区,根据煤炭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资料显示,在预测的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有73.2%的储量埋深在1000m以下,预测的围岩温度在39~45℃,处于二级热害区,
高温高湿的井下气候环境,不但引起生产效率严重降低,工人体力消耗大、体能下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出现精神恍惚、昏昏欲睡,从而导致采掘工作面的人为事故率增多,还可引起机电设备的环境温度过高,机电设备故障率和事故率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如,鹤壁六矿回采工作面风温高达32℃,相对湿度99%以上,曾发生一个班四个矿工中暑倒在工作地点的事故;平顶山五矿己三采区最高气温达35℃以上,相对湿度94%~100%,仅1995年6~8月份,该采区采煤一队职工湿疹患者达201人,晕倒35人次;徐州矿区夹河煤矿2006年在1250m深部工作面开采时,因高温中暑晕倒抬出172人,其中有2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矿井热害已成为继煤矿顶板、瓦斯、水、火、粉尘五大灾害之后的第六大灾害,且其危害程度超过其他五大灾害,
矿井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而井下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多为80%~90%左右,总回风道和回风井内的相对湿度接近100%,造成矿井空气湿度大的原因主要是井巷壁面的散湿和矿井水(含生产用水)的蒸发,部分矿山地温高并伴有热水涌出,导致井下采掘工作面空气相对湿度高达94%~100%,高温条件下如果相对湿度很高,人体的汗液就不易蒸发,人就会觉得非常不适,可见,高温环境下,高湿对井下工作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
纵观国内外治理矿井热害的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非人工制冷降温方法和人工制冷降温方法,前者主要通过增加风量、改变通风方式、避开局部热源、预冷进风风流、隔绝高温围岩、热水防治等成功实现非人工降温,但改善通风方式、增加风量受进风温度和围岩温度的影响,其降温幅度非常有限的,后者主要通过矿井空调进行制冷降温,主要有:局部空调机,井下水源热泵空调机,矿用空气制冷机,地面集中式、井下集中式、冰冷降温系统等,地面集中式、井下集中式、冰冷降温系统等,系统较复杂,初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安装维修工程量大,主要应用于制冷量大于5000k W以上的大型矿井降温,而其他的矿井人工制冷降温方式适应于需冷量在3000k W的一些小型生产矿井,集中式制冷为主的矿井降温方法的另一个显著缺陷就是,长距离输送冷损失量大,根据孙村、平八矿和国外的情况,系统冷损量可达20%计算,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式掘进巷道降温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