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双频带高隔离双端口共地单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3400.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乐;王雯;王卫民;杨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10;H01Q5/20;H01Q5/307;H01Q9/4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隔离 端口 单极 天线 | ||
1.5G双频带高隔离双端口共地单极子天线,包括单极子天线、介质基板与接地板;单极子天线印刷于介质基板上表面、接地板印刷于介质基板下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极子天线、第二单极子天线、寄生单元、接地板、第一馈电端口与第二馈电端口,天线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单极子天线包括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分别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左右两侧的中部,呈介质基板纵向平分线对称分布;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的微带线两侧加载有两个L形枝节,两个L形枝节以微带线呈镜像分布;T形寄生单元位于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的正中间;
所述接地板具有缺陷地结构,中部向上延伸两条地板枝节,两条地板枝节具有纵向枝节以及靠近纵向枝节顶端的横向枝节;接地板中部刻蚀有贯通接地板底边的矩形槽A,接地板左半部上刻蚀有两个矩形槽B、两个矩形槽C与一个矩形槽D;其中,两个矩形槽B分别位于接地板上对应于第二单极子天线左右两侧且位置对称;两个矩形槽C刻蚀位置同样分别位于接地板上对应于第二单极子天线左右两侧且位置对称;两个矩形槽C横向位置均位于两个矩形槽B之间,纵向位置低于两个矩形槽B;两个矩形槽C侧边分别与两个矩形槽B相接;矩形槽D贯通接地板顶边,刻蚀于接地板左半部的右侧靠近矩形槽A位置;接地板右半部上的开槽方式与接地板左部相同,使接地板右半部与接地板左半部相对接地板纵向平分线对称;
上述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的微带线末端分别通过第一馈电端口与第二馈电端口连接接地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5G双频带高隔离双端口共地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圆形辐射贴片、微带线和天线枝节;其中,微带线的纵平分线沿介质基板左右等面积两部分的纵向平分线设置;天线枝节由两个以的纵向平分线呈镜像分布的L形枝节组成,其中L形枝节的横向枝节末端与微带线相接;微带线顶部与圆形辐射贴片相接,具有重合部分,圆形辐射贴片的圆心与微带线的纵向平分线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5G双频带高隔离双端口共地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介质基板选择Rogers RO4003,相对介电常数为3.55,长度为56.4mm,宽度38.6mm,厚度为1.524mm;
两个L形天线枝节宽度为1.5mm,纵向枝节长度为6.8mm,横向枝节长度为5.55mm,且横向枝节与介质基板底边的垂直距离为6.1mm;微带线宽度为2.7mm;长度为18.2mm;圆形辐射贴片半径为2.5mm;微带线与圆形辐射贴片间的重合部分长度为0.6mm;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中圆形辐射贴片的圆心距离为28.2mm,第一单极子天线与第二单极子天线相对一侧的L形枝节的纵向枝节水平距离为14.4mm;
接地板高7.1mm、宽56.4mm;矩形槽A,其宽为1mm、高为4.8mm;两个矩形槽B长为8.2mm、宽为2.2mm,水平距离为6mm;两个矩形槽C长为0.9mm、宽为1mm,顶边距离接地板顶边为1.7mm;矩形槽D宽为1.4mm、长为6.5mm,矩形槽D与矩形槽A水平间距为0.6mm;
两条地板枝节中纵向枝节与横向枝节宽度均为1mm,其中纵向枝节长度为23.5mm,间距0.8mm;两条地板枝节中横向枝节长度为23.1mm,与纵向枝节条带顶端垂直距离为0.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4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片表面磨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收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