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剂、改良系统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3649.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华;王婷;韩健宝;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水质 底质 改良 系统 及其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净化剂和营养改良剂两部分;
所述水质解毒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复合菌种10~20份,壳聚糖20~30份、黄腐酸20~30份、膨润土30~50份;
所述水质养护剂,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40~70份、聚六亚甲基胍20~30份、过氧化钠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包括:粪肠球菌粉、L-型乳酸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粉、短芽孢杆菌粉一种或其组合物。
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池,在所述沉淀池上方设置有与待改良的水体池相连通的进水口,设置在远离进水口一侧的沉淀池上的第一过水坎,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坎上的过滤网;且所述沉淀池的靠近进水口一侧的池壁的高度一侧高于第一过水坎;
净化池,设置在所述过滤沉淀池的下游,在所述净化池中由上至下依次填放有第一砾石层、陶粒层和立体弹性填料层,截流板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砾石层、陶粒层和立体弹性填料层中间位置并穿过第一砾石层、陶粒层和部分立体弹性填料层,并且与池底之间留有预定距离,在第一砾石层、陶粒层和立体弹性填料层的另一侧的设置有第二过水坎;
养护池,设置在所述净化池的下游,在所述养护池中由上至下依次填放的第二砾石层和沸石层,在所述第二砾石层和沸石层的另一侧设置有挡墙;
储水池,设置在所述养护池的下游,在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COD检测装置,以及安放在所述储水池另一侧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砾石层和第二砾石层种植有净化用水生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中的陶粒层和吸附池中的沸石层上吸附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坎、第二过水砍、截流板以及沉淀池、净化池、养护池、储水池的池壁均为实心砖石堆砌而成隔水墙;挡墙为使用植物秸秆或塑料拼接成的栅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内设置有微电流电解装置。
8.基于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中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包括如下步骤:
S1、进水口以预定速率向沉淀池中加入带改良水体,并每隔2~3天添加一次明矾胶体,吸附水体中的大颗粒杂质,并形成沉淀沉积在池底;
S2、待沉淀池集满改良水体后,水体溢出沉淀池,通过从过滤网处进入净化池,同时通过滤网可以阻隔漂浮的水藻;
S3、水体逐渐填满整个净化池,由于截流板的限位作用,水体沿着截流板在净化池中沿着U形通道流入养护池,同时每隔5~7天添加一次水质解毒剂;
S4、水体沿着养护池,直接进入储水池中,完成过滤,最后从出水口排出,同时,每隔1~2天添加一次水质养护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用水质底质改良系统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以预定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6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