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铁路保护区段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3881.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丽;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22 | 分类号: | B61L23/22;B61L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闭塞 重载 铁路 保护 区段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铁路保护区段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预设方向的排列移动闭塞接车进路信号开放时,若与预设方向反向的咽喉区符合虚拟保护区段建立条件,则在该咽喉区建立虚拟保护区段;将虚拟保护区段建立成功信号发送给RBC,使RBC将移动授权延伸至虚拟保护区段内;在接收到移动闭塞列车停稳信号后,解除虚拟保护区段。以此方式,设置和解除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了站场效率,同时不会降低安全性,结合车地无线通信、联锁与RBC信息交互、移动授权的实时计算等技术共同实现虚拟进路的设置,更好体现了重载移动闭塞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行安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重载铁路交通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铁路保护区段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保护区段(Overlap)是铁路信号系统在列车制动停车点后额外延伸的一个小的区段,防止由于误操作和制动性能不足等情况导致的列车冒进,从而规避列车正面碰撞或侧面冲撞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2758-2004)中,将保护区段定义为:为实现超速防护,保证安全停车而延伸的闭塞区段。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下,列车进路末端的停车点即行车许可终点(EOA,End ofMovement Authority)连接一保护区段,该区段的终点称为危险点(DP,Danger Point),列车头部超过危险点即视为产生正面碰撞或侧面冲撞的情形。
朔黄重载铁路目前为LKJ控车模式的固定闭塞方式,如果将其改造为移动闭塞方式。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需要考虑测速测距误差和安全防护距离。但由于是既有线路,当前线路、土建、机车等条件均无法按照移动闭塞的需求重新设计。如果股道有效长度不满足移动闭塞停车安全距离要求,则需要设置外置的保护区段。
重载铁路技术作业站具有站场规模复杂、股道多列位,多种编组制式、列车调车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如果保护区段外置到咽喉区,则必然会影响邻线接发车效率,无法体现移动闭塞模式行车的技术优势。需要采取一种更加优化的技术手段来规避或者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影响程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铁路保护区段处理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铁路保护区段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预设方向的排列移动闭塞接车进路信号开放时,若与预设方向反向的咽喉区符合虚拟保护区段建立条件,则在该咽喉区建立虚拟保护区段;
将虚拟保护区段建立成功信号发送给RBC,使RBC将移动授权延伸至虚拟保护区段内;
在接收到移动闭塞列车停稳信号后,解除虚拟保护区段。
RBC是基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列车位置情况、运行情况、线路情况、调度命令及进路状态向所管辖区内的所有列车发出列车运行许可和列车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保护区段建立条件为: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或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三条件;其中
第一条件为咽喉区未处于封锁或故障状态,且处于空闲状态;
第二条件为咽喉区内方道岔表示正常,且在规定位置上;
第三条件为咽喉区内方道岔表示正常,但不在规定位置,并可被带动至规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使RBC将移动授权延伸至虚拟保护区段内,包括:
将虚拟保护区段内的进路锁闭信号开放,使虚拟保护区段内方道岔可单操,并且排列与所述排列移动闭塞接车进路信号对应车行方向相反的车行方向的列车接车进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