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3970.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强;肖宇华;江明;严鹏;李博;景晓松;杨建萍;尚文洋;袁晓冬;费骏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7 | 分类号: | B60L5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 |
地址: | 210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车位 智能 监管 平台 快速 接入 充电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充电站站名信息、建设情况即建设期数、设备类型和序号进行编码;筛选需要采集信息,并对测点类型及序号,以及测点类型相关信息和序号进行编码;在充电站管理系统中,完成对于S1中的编码信息的采集和设定;将充电站管理系统与新能源充电站设备的通讯接口连接,完成充电站管理系统和设备的、信息传递;预先在智能监管平台中录入需要接入的充电站站名信息;将充电站管理系统和智能监管平台通过网络连接;充电站管理系统向智能监管发出实时编码信息,智能监管平台通过识别充电站站名信息完成充电站的接入。通过上述设置,快速将充电站接入到智能监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电设施的完善。早在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国家在相关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时应“桩站先行”,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由此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快速发展。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分主要有城市快充站和高速公路快充站,基本都采用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在现有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车位占用、恶意破坏、缺少交互、状态不明、难以干预、运维工作量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是管理的难点,亟需进行改进,开展充电站互动能力提升改造,部署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充电站互动功能,包括:车牌识别、地锁联动、车辆侦测、车位状态显示、一键报警、远程监管等功能。
由于充电站建设发展时间较短,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的数据接入方式基本沿用了传统电力集控系统建设方式,传统的电力集控系统在数据库中的编码方式是以0开始的整数队列,从编码里是看不出数据的真实含义,而且必须在与充电站厂家通讯对接后,才能知道编码对应的数据含义,才能进行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后续的上层应用及平台界面的定义工作。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接入新能源车位的大量工作积压在新能源充电站通讯对接后。在需要接入大量新能源充电站时,此工作方式严重影响充电站的接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和系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以解决传统新能源充电站接入效率低下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新能源车位智能监管平台快速接入充电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的信息进行编码:
S1.1、对充电站站名信息进行编码;
S1.2、对充电站的建设情况即建设期数进行编码;
S1.3、对充电站中的设备类型和序号进行编码;
S1.4、筛选设备通信接口中需要采集的信息,并对需要采集信息的测点类型及序号,以及测点类型相关信息和序号进行编码;
S2、新能源充电站信息采集
S2.1、在充电站管理系统中,完成对于S1中的编码信息的采集和设定;
S2.2、将充电站管理系统与新能源充电站设备的通讯接口连接,完成充电站管理系统和设备的实时信息传递;
S3、最终接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