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回温功能的节能型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4073.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代国安;代国征;刘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通利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3 | 分类号: | F24F1/0073;F24F13/28;F24F11/89;F24F1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回 功能 节能型 空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回温功能的节能型空调,涉及家用空调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室内机、设置于室内机内的换热器、室外机以及连通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循环管道,所述室内机包括位于换热器靠进气口一侧的安装框、活动设置于安装框上的用于过滤烟气的细滤网、设置于换热器一侧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检测烟气的检测机构,当检测机构检测到附近的空气中的烟气时控制驱动机构动作,此时驱动机构驱动细滤网边沿与安装框开口插接以封闭细滤网与安装框之间的气隙。本发明具有能避免烟气在室内继续循环和扩散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从而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回温功能的节能型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其主要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其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单向阀毛细管组件等。
现有的家用分体壁挂和柜式空调不管在哪种模式运行,都不能实现室内空气更换的目的,因为这类空调没有这项功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有人在室内抽烟时,烟气始终在室内循环,导致烟气扩散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公告号为CN105352042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道中的室内风机、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流管与室外换热器连通,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空调室外机的四通阀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空调室外机的管路连通用以接收高温冷媒;第一换热器用于在恒温除湿时接收低温冷媒而蒸发制冷,以使通过该第一换热器的空气降温除湿;第二换热器用于接收高温冷媒而冷凝制热,以使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干燥空气通过该第二换热器升温到室温。该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换热器的设置和对应的管路的改动,达到恒温除湿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回温功能的节能型空调,能避免烟气在室内继续循环和扩散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回温功能的节能型空调,包括室内机、设置于室内机内的换热器、室外机以及连通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循环管道,所述室内机包括位于换热器靠进气口一侧的安装框、活动设置于安装框上的用于过滤烟气的细滤网、设置于换热器一侧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检测烟气的检测机构,当检测机构检测到附近的空气中的烟气时控制驱动机构动作,此时驱动机构驱动细滤网边沿与安装框开口插接以封闭细滤网与安装框之间的气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在室内抽烟时,烟气会上升至室内机处,检测机构因检测到空气中的烟气而触发,并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以此带动细滤网边沿与安装框开口插接,此时原本从安装框与细滤网之间通过的空气只能透过细滤网进入换热器处,降温后的空气再从送风口回到室内,空气中含有的烟气颗粒会附着在细滤网上,以此去除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从而避免烟气在室内继续循环和扩散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上位于细滤网远离换热器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粗滤网,所述粗滤网的目数大于细滤网的目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无人抽烟的情况下开启安装框与细滤网之间的气隙,通过粗滤网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以此去除空气中大颗粒的粉尘,避免粉尘在经过细滤网时堵塞细滤网表面的细孔而影响其通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顶部转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细滤网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弧形的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安装框固定,当支架转动时与弹片的中部抵接并带动细滤网转动以闭合细滤网与安装口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通利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通利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烷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广告去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