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4253.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0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征;马佳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骏辉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凝 回收 循环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棚,所述安装板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正面设置有风扇,所述机体的正面相对风扇位置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该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通过设置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安装架的稳固性,通过风扇转动从而带动凸型轮转动,通过凸型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杆在竖直方向周期性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抽水活塞在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抽水管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出水口,通过风扇转动作为抽水泵的动力源,提高了机械运动的利用率,增强了结构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办公场所还是家庭,人们越来越多地选用风冷空调在夏日降温解暑。空调在运作时便会产生冷凝水,空调室内机的冷凝水温度一般在11~13℃,远低于室外温度。
然而,大多数房屋没有统一的空调排水管道,直接把冷凝水排出室外,这样,不仅可能破坏外墙美观和防水,滴水如引起环境噪声等也会妨碍他人生活,影响邻里关系;同时,在炎热夏日,空调室外机温度可达50℃以上,甚至温度过高使得空调保护性停机,而与之相比,空调冷凝水的温度一般只有几度,是一种非常好的冷源。因此,回收再利用冷凝水对空调室外机进行辅助性散热降温,不仅能促进社会和谐,更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大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具备通过储水箱对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进行循环利用,通过风扇转动作为抽水泵的动力源,提高了机械运动的利用率,增强了结构的多样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空调外机不具有冷凝水回收循环利用,不能对空调外机进行降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空调具备通过储水箱对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进行循环利用,通过风扇转动作为抽水泵的动力源,提高了机械运动的利用率,增强了结构的多样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棚,所述安装板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正面设置有风扇,所述机体的正面相对风扇位置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抽水泵的右侧壁设置有雾化管所述机体背面的底部相对雾化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储水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为三角形结构,且其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设置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安装架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凸型轮,所述凸型轮的背面与风扇转动连接,所述凸型轮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活塞,所述连杆和抽水活塞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抽水管,通过风扇转动从而带动凸型轮转动,通过凸型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杆在竖直方向周期性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抽水活塞在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抽水管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出水口,通过风扇转动作为抽水泵的动力源,提高了机械运动的利用率,增强了结构的多样性。
优选的,所述雾化管延伸至机体的背面且环绕贴在机体外壁,所述雾化管靠近机体的一侧开设有喷水孔,通过雾化管贴在机体外壁,通过喷水口对机体进行散热,防止机体温度过高影响空调制冷效率。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冷凝水入口,所述抽水管延伸至储水箱底部且其端部连接有吸水头,所述储水箱的背面相对导水管位置开设有回收水入口,通过集水槽对喷在机体外壁的水进行回收,通过储水箱对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进行循环利用,避免直接将冷凝水和降温后的水直接排除,浪费了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骏辉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骏辉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