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5126.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勇;朱伟;侯平;丁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刘心宇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制冷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其中压缩机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上腔、中腔和下腔;下腔内设有油池,为压缩机供油;中腔包括内腔和外腔,内腔位于外腔中央,外腔内设置有储液器,内腔设置有泵体组件,上腔内设置有电机组件。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机,将储液器内置,并使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分离,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压缩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大多位于压缩机外部,单独隔离出来。储液器位于压缩机外部容易有以下几点问题:
1、储液器振动及噪音大。现有技术由于压缩机进气口位于单独分离出的储液器上,由于储液器本身质量较小,再加上吸气脉动的影响,振动会比较大。
2、泵体电机及油池是一体的。现有技术由于泵体电机油池处于同一个腔体,冷冻油的油温及泵体工作腔的温度容易受电机绕组温度升高而升高,油温过高会导致冷冻油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体温度过高会导致容积效率下降,且零件容易磨损变形。
3、储液器需占用较大的制冷设备系统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将压缩机和储液器一体化设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上腔、中腔和下腔;下腔内设有油池,为压缩机供油;中腔包括内腔和外腔,内腔位于外腔中央,外腔内设置有储液器,内腔设置有泵体组件,上腔内设置有电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器包括过滤件,过滤件将外腔分隔为气液混合腔和补气腔,补气腔位于气液混合腔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吸气管,吸气管和气液混合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气缸一端设置有泵吸气管,泵吸气管和补气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设置在气液混合腔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泵吸气管下端和气缸连通,上端贯穿过滤件并与补气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泵吸气管下端贯穿壳体组件并和气缸连通,泵吸气管上端贯穿壳体组件并和补气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固接在气缸上下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法兰套设在壳体组件内壁上,从而分隔中腔和下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隔板,隔板分隔上腔和下腔;隔板中央形成有供转轴贯穿的避让孔,隔板沿避让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套筒,上法兰套设在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和套筒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消音隔热腔。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下端形成有延伸至壳体组件内壁或者下法兰上的密封板,密封板将泵体组件和储液器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组件上设置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贯穿上法兰、气缸和下法兰,以使电机组件腔内的冷冻油流回油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组件上设置有回油槽,回油槽设置在下法兰和气缸之间,以连通储液器和气缸内腔。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发明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将储液器内置,泵体组件位于壳体中下部,由于压缩机本体较重,能减小吸气端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5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