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5836.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彬华;李鹏程;黄国庆;蒋颜辉;郭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9 | 分类号: | H04B10/29;H04B10/2575;H04L6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欧秋望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应用于发送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参数确定:所述参数包括载波信号个数、各个载波信号的采样率、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位宽;组帧:将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置于基本帧的IQ数据承载域内,并将所述载波信号个数、所述采样率、所述IQ数据位宽置于所述基本帧的非IQ数据承载域内。本发明在载波信号的载波信号个数、采样率、IQ数据位宽的其中一个或几个发生改变时,能够根据这些改变,重新对载波信号进行组解帧,以适应其改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的移动通信设备越来越难满足用户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设备商要将设备成本控制在运营商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就对移动通信设备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放站是移动通信设备的一部分,而光纤传输是直放站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高设备的灵活性以及能否高效地利用传输带宽,直接影响到了设备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是一种包括直放站以及基站的通信系统,直放站包括数字接入单元(Data Access Unit,DAU)和数字拉远单元(Digital Remote Unit,DRU),数字接入单元从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通过馈线耦合多个载波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下级的数字拉远单元进行信号覆盖,而这一级的数字拉远单元通过菊花链或者其他级联方式,把从上级接收到的多个载波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下下级的数字拉远单元,以此循环,最终实现大面积的信号覆盖。
在传统的直放站系统中,数字接入单元以及数字拉远单元传输的载波信号,其载波个数、信道带宽、采样率、IQ数据位宽一般都是事先设定的,数字接入单元和数字拉远单元根据事先设定的方法把这些载波信号封装成CPRI帧,再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发送端把载波信号封装成帧的过程叫组帧,接收端把帧按照组帧的逆过程进行操作的方法叫解帧。在传统的直放站系统中,如果需要发送的载波信号其载波信号个数、信道带宽、采样率、IQ数据位宽发生改变时,该直放站系统的传输模块便无法满足数据传输需求,需要研发人员重新对需求进行评估,重新设计DAU和DRU的组解帧方法,修改传输模块,方可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载波信号的载波信号个数、采样率、IQ数据位宽中的其中一个或几个发生改变时,能够根据这些改变,重新对载波信号进行组解帧,以适应其改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适应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参数确定:所述参数包括载波信号个数、各个载波信号的采样率、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位宽;
组帧:将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置于基本帧的IQ数据承载域内,并将所述载波信号个数、所述采样率、所述IQ数据位宽置于所述基本帧的非IQ数据承载域内。
通过参数确定和组帧,使得在载波信号传输过程中,载波信号个数、各个载波信号的采样率、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位宽可以被灵活配置,无需在参数改变时修改软件设计即可适应不同的载波信号个数、各个载波信号的采样率、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位宽,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将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置于基本帧的IQ数据承载域内包括:
根据各个载波信号在所述基本帧内需占的位数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将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置于所述基本帧的IQ数据承载域内。
在将各个载波信号的IQ数据置于基本帧的IQ数据承载域的过程中,根据各个载波信号在基本帧内需占的位数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填入,可以便于解帧时按照同样的顺序正确地解析载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5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仓储系统与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及其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