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6207.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郭博;焦旭东;石鑫;李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S17/933;G06T7/60;G06T7/7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导航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导航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测距模块、图像校正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三维坐标生成模块、路线输出模块和机器人驱动模块。本发明通过激光测距仪、三维姿态传感器协同三维坐标生成模块实现了目标位置和障碍物的坐标定位,从而实现了目标路线的实时更新,提高了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导航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由于机器人所在的环境通常比较复杂,而且由于其自身的动态特性是需要实时地对运动过程所产生的图像进行处理,如果要建立精确的环境地图,处理的数据量巨大,对硬件的要求很高,成本高,实现起来有难度。而采用磁条进行定位的方法,不仅体形笨重、处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更改行走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导航系统,通过目标位置和障碍物位置的坐标定位以及机器人的定位数据实现了目标路线的实时更新输出,提高了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器人导航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进行目标图像数据的采集,并将所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校正模块;所述图像数据包括图像以及与每一个图像对应的摄像头三维姿态信息;
测距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图像的距离信息;
图像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图像对应的摄像头三维姿态信息确定每个图像的偏转角度,按标准角度进行所有图像的重构,并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到图像预处理模块;
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建立灰度直方图统计图像灰度分布,然后使用分段灰度线性变换增强图像对比度,再使用高斯滤波进行平滑处理,完成图像的预处理;
三维坐标生成模块,用于使用Canny算子完成图像边缘特征点的提取;利用边缘提取的特征点以及将辅助激光测距仪采集到的距离信息通过坐标系间的转化计算出图像中目标点和各障碍物的三维坐标点;
路线输出模块,用于根据三维坐标生成模块的输出结果以及机器人定位数据进行目标路线的输出,并将目标路线发送到机器人驱动模块;
机器人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目标路线进行机器人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模块采用激光测距仪,数量为四个,三个分别安装在机器人的左侧、右侧和前侧,另一个搭载在无人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可360度转动安装在机器人上的双目视觉传感器以及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头,该机器人上设有用于容纳该无人机的收纳槽,且该收纳槽内设有用于卡紧所述无人机的伸缩网兜。
进一步地,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和无人机内均安装有三维姿态传感器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图像的重构;
根据每个图像的偏转角度计算每个图像的补充偏转角度;
根据每个图像的补充偏转角度重新绘制每个图像。
进一步地,还包括图像数据审核模块,用于通过PAC-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图像数据的审核,在某一个图像数据不符合标准时,双目视觉传感器和/无人机根据该图像数据的姿态信息和距离信息重新进行目标图像的采集,直至采集到的图像符合标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6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线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透明及光泽物体缺陷观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