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隐私数据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6353.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胡剑;吕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社交 网络 隐私 数据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社交网络上所有的用户信息数据,将用户信息数据分为用户个人基本隐私数据和用户社交分享隐私数据;
针对两种不同的数据进行不同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操作:
对于用户个人基本隐私数据保护,先利用区块链Hash函数功能将信息匿名化,再将单个用户信息切分成小的数据块,分别进行Hash化后串联,最终形成Merkle树结构,存储到区块链上;
对于用户社交分享隐私数据保护,先利用区块链的交易原理,以Hash值的形式将每个用户的交易地址隐匿化,然后运用非对称加密及数字签名算法对分享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签名;
所述的对于用户个人基本隐私数据保护,先利用区块链Hash函数功能将信息匿名化,再将单个用户信息切分成小的数据块,分别进行Hash化后串联,最终形成Merkle树结构,存储到区块链上,具体如下:
(1.1)获取用户个人基本数据信息;
(1.2)将整个用户个人数据切分成数据块;
(1.3)将一个最小的用户个人数据块利用区块链的Hash函数功能进行Hash值匿名化;
(1.4)将两个最小的用户个人数据块进行串联,重复步骤(1.3)中利用区块链的Hash函数功能进行Hash值匿名化的操作;
(1.5)重复循环操作步骤(1.4),直到串联整个用户个人数据,形成整个用户个人数据的Hash值;
(1.6)以此向上串联运算,形成一个以Hash函数值形式展示的Merkle树,存储到区块链社交网络数据库中;
所述的对于用户社交分享隐私数据保护,先利用区块链的交易原理,以Hash值的形式将每个用户的交易地址隐匿化,然后运用非对称加密及数字签名算法对分享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签名,具体如下:
(2.1)获取每一个用户的唯一社交网络地址;
(2.2)利用区块链的交易原理,以Hash值的形式将每个用户的社交网络地址隐匿化;
(2.3)将区块链中的RSA数字签名算法运用到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分享中,区块链中的用户用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形成新的待分享信息,然后该用户将该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系统,系统中其他节点使用该用户的公钥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操作,包括对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待分享信息和用户地址的保护方法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的将区块链中的RSA数字签名算法运用到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分享中,区块链中的用户用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形成新的待分享信息,然后该用户将该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系统,系统中其他节点使用该用户的公钥进行验证,具体如下:
① 用户A编辑一段待发送的社交网络信息;
② 用户A使用Hash函数算法将待发送的社交网络信息进行Hash化,得到Hash值H1;
③ 用户A使用自己的私钥对Hash值H1进行签名加密得到S(H);
④ 用户A通过区块链网络,将签名S(H)与待发送的社交网络信息一并发送给用户B;
⑤ 用户B收到后,分别将数字签名S(H)用用户A的公钥解密得到H1,将收到的社交网络信息用Hash函数算法再次进行Hash化,得到Hash值H2;
⑥ 用户B比较H1和H2,若相等,则社交网络信息未被篡改,同时保证了信息的私密性;如不相等,则社交网络信息被篡改,返回步骤①重新进行信息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63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护板及挖掘机
- 下一篇: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