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型模壳微波除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7210.2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隋金茹;徐凯旋;隋国华;崔常亮;李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正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型 微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模壳微波除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柜体、电机、微波管、微波电源、水箱、散热箱、水泵和控制器,柜体设有二空腔、前侧设有推拉门,二空腔上部设有电机,电机动力轴向下并连接转轴,转轴上设有托盘;空腔侧壁设有微波管及微波电源;柜体后部下侧设有串联连接的水箱、散热箱和水泵,柜体一侧设有控制器,电机、微波电源、散热箱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方式脱蜡及采用双空间交替工作的方式及结构,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本发明除蜡干净无需再次手动除蜡、能耗小,工序简单、除蜡时间短及安全系数高且在除蜡时,直接收集还原蜡料,降低了原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模壳除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模壳微波除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在焙烧成陶模,一经焙烧,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熔模铸造工艺过程较复杂,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较贵,故它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其中,型壳完全硬化后,需从型壳中熔去模组,因模组常用蜡基模料制成,所以也把此工序称为脱蜡。
目前传统的设备在对蜡模进行脱模工序时,多采用高温水蒸气对膜壳进行加热的工作方式,常常出现蜡模的除蜡不够干净现象,需要人工再次对蜡模进行手动除蜡,再现有工作方式还存在能耗很大,工序复杂、除蜡时间长及安全系数低的缺陷,且现有的设备在除蜡时,脱出的蜡中含水,收集还原蜡料困难,导致原料的浪费,既而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模壳微波除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高效节能型模壳微波除蜡装置,包括柜体、电机、微波管、微波电源、水箱、散热箱、水泵和控制器,所述柜体为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前侧设有推拉门的箱体结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动力轴向下并连接转轴,转轴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在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底板上,所述转轴上设有托盘;所述第一空腔的后侧壁外和左侧壁外及第二空腔的后侧壁外和右侧壁外均设有微波管,微波管的发射面穿过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的侧壁朝向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分别所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柜体两侧设有通过框架固定设置的微波电源,微波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微波管的电源端;所述柜体后部下侧设有水箱、散热箱和水泵,水箱、散热箱、水泵和微波管的水冷管道串联连接,所述散热箱内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柜体一侧的上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微波电源、散热箱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所述托盘在转轴上至少设为2个。
所述微波管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置6个,所述微波电源的数量与微波管的数量相等。
所有所述微波管的水冷管道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调速电动机。
所述推拉门为通过伸缩杆驱动的电动推拉门,其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推拉门的宽度与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前侧开口相吻合;所述推拉门内侧、第一空腔的前左侧和第二空腔的前右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空腔右侧壁上及第二空腔的左侧壁上。
所述散热箱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正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正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7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瘦茯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吊弦零部件的送取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