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 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7643.8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子夏;陈林驰;陈家帆;朱瑞明;穆成法;夏金涛;王开旭;阮朝琪;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子夏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78;B01D53/7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刘翠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 溶解 金属 过程 no base sub | ||
1.一种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气液混合模块(2)、硝酸控制计量模块(3)、加氧控制模块(4)、温度控制模块(5)、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充氧控制传感器(8)、安全泄压模块(9)和自动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气液混合模块(2)用于将反应釜本体(1)内的气液进行混合,通过气液混合模块(2)的作用,使液相相对反应釜本体(1)内其他空间形成负压;
所述充氧控制传感器(8)用于采集反应釜本体(1)内的氧气富余度检测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温度传感器(7)分别用于采集反应釜本体(1)内的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氧气富余度检测信号、压力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分别控制硝酸控制计量模块(3)和加氧控制模块(4)、安全泄压模块(9)以及温度控制模块(5)对反应釜本体(1)内的硝酸加入速度和充氧速度以及温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模块(2)包括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桨叶以及与桨叶驱动连接的驱动轴;工作状态下,所述桨叶在驱动轴的驱动下,利用剪切使反应釜本体(1)内的气液两相充分混合;和/或
所述气液混合模块(2)包括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喷射器以及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的热交换器和循环泵,其中,所述反应釜本体(1)与循环泵之间具有高度位差,所述循环泵与反应釜本体(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开关;工作状态下,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溶液依靠循环泵,并通过热交换器冷凝后打入喷射器的喷咀中射出,同时,反应过程中反应釜本体(1)内NOX废气压力升高与H2O2液体分解后的活性氧或通入的O2气体一起进入喷射器的吸入室,气液两相在喷射器的吸入室、混合管和扩散器中依次完成聚集、射流破碎和乳化气液混合,在此过程中,NOX废气被氧化,最终被溶液吸收返回反应釜本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氧控制模块(4)包括氧气管路以及设置于氧气管路上的电控阀;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氧气富余度检测信号判断NOx的氧化度,进而控制加氧控制模块(4)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充氧速度;和/或
所述加氧控制模块(4)包括双氧水管路以及设置于双氧水管路上的电控阀;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氧气富余度检测信号判断NOx的氧化度,进而控制加氧控制模块(4)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充氧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力范围为:-0.09MPa~+0.5Mpa;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力范围为:-0.05MPa~+0.08MPa;和/或
所述反应釜本体(1)在工作状态下处于封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硝酸溶解金属过程中NOX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
-所述硝酸控制计量模块(3)包括硝酸管路以及设置于硝酸管路上电控阀和流量计;所述硝酸控制计量模块(3)控制反应釜本体(1)内硝酸加入速度,进而使溶解反应与NOx的吸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5)包括电控阀以及与电控阀连接的加热管路和冷却水管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调节反应釜本体(1)内部温度,进而控制反应釜本体(1)内的溶解速率与气液反应速率在设定区间内;
-所述安全泄压模块(9)包括与反应釜本体(1)连接的机械安全阀、手动阀以及真空电动阀;当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值P1时,真空电动阀开启和/或手动阀开启;当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值P2时,机械安全阀自动开启;其中,P2>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子夏,未经汪子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76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下一篇:二甲基硅油的精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