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8364.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韩长波;王欲东;徐鹏飞;吕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三元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2;B08B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启闭 机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内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左侧套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左侧套设有防污环,所述抗磨环的左侧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缸筒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所述缸筒的顶端和底端皆通过第二弹簧与卡扣连接,所述清尘箱内壁设置有刷子,所述缸筒的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油孔和第一油孔。本发明设置有缸筒、刷子、第二弹簧、出灰口、卡扣和清尘箱,通过该设计,通过清尘箱上下两端的凹槽,对其进行卡合进行限位,这样避免了缓冲环和封闭圈受到的绝大多数磨损,大大增加了油缸的寿命,对油缸起到了降低磨损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启闭机油缸是缸内的活塞体内壁做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在活塞上的连杆和闸门做直线运动,以达到开启、关闭孔口的目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现有液压启闭机油缸普遍采用封闭式设计,对缸内的密闭要求大部分非常的高,可活塞杆在工作时长期暴露在外面,难免会沾染一些颗粒状灰尘,长期作用下对管内的密封系统造成磨损,因此亟需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液压启闭机油缸活塞杆在工作时长期暴露在外面,长期作用下对管内的密封系统造成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内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左侧套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左侧套设有防污环,且防污环的左侧套设有抗磨环,所述抗磨环的左侧设置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缸筒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环,且缓冲环左侧设置有封闭圈,所述缸筒的顶端和底端皆通过第二弹簧与卡扣连接,且卡扣卡合在清尘箱上,所述清尘箱内壁设置有刷子,且刷子靠近缸筒右侧设置有出灰口,所述缸筒的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油孔和第一油孔。
优选的,所述清尘箱设置有与两组卡扣相互卡合的凹槽,且凹槽呈镜像设计。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的右端与活塞杆的左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缸筒内壁左侧开设有与缓冲杆相互配合的槽口,且槽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抗磨环。
优选的,所述缸筒顶端左右两侧第二油孔和第一油孔内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顶端通过固定连接与缸筒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卡扣进行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二弹簧呈镜像设计。
优选的,所述封闭圈靠近缸筒内侧粘合有橡胶垫,所述封闭圈和缓冲环的设置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液压启闭机油缸设置有缸筒、刷子、第二弹簧、出灰口、卡扣和清尘箱,通过该设计,缸筒上下两端凹槽内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卡扣固定连接,通过清尘箱上下两端的凹槽,对其进行卡合进行限位,清尘箱内侧设置的刷子对长期暴露在外的活塞杆进行清洁,清理掉的灰尘由出灰口排出,这样避免了缓冲环和封闭圈受到的绝大多数磨损,大大增加了油缸的寿命,对油缸起到了降低磨损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筒;2、缓冲套;3、活塞杆;4、第一油孔;5、缓冲环;6、刷子;7、第二油孔;8、第一弹簧;9、缓冲杆;10、抗磨环;11、防污环;12、封闭圈;13、第二弹簧;14、出灰口;15、卡扣;16、清尘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三元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三元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