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9157.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世锐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282;H01B7/28;H01B7/0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计算机网络 通信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编织网,所述绝缘套外侧与金属编织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物,所述金属编织网远离填充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金属编织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主体。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缆主体、导体、绝缘套、填充物、金属编织网、受力块、弹性柱、散力块、缓冲填充物、外保护层、防水层、阻燃层和粘合层配合使用,具有缓冲保护性好和耐用的优点,解决了耐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较为频繁的更换新的通信电缆,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现有的通信电缆耐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较为频繁的更换新的通信电缆,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缆,具备缓冲保护性好和耐用的优点,解决了耐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较为频繁的更换新的通信电缆,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编织网,所述绝缘套外侧与金属编织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物,所述金属编织网远离填充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金属编织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包括弹性柱,所述弹性柱靠近外保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弹性柱远离外保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力块,相邻两个弹性柱之间填充有缓冲填充物,所述缓冲主体远离防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导体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外保护层的材质为硫化顺丁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防水层的一侧与金属编织网之间通过粘合层粘合,所述粘合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胶合剂。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聚异丁烯制成,所述阻燃层的材质为PP阻燃剂制成。
优选的,所述受力块远离弹性柱的一侧与外保护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散力块远离弹性柱的一侧与防护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散力块的直径大于受力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受力块、弹性柱和散力块的材质均为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缓冲填充物的材质为软质聚氨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缆主体、导体、绝缘套、填充物、金属编织网、受力块、弹性柱、散力块、缓冲填充物、外保护层、防水层、阻燃层和粘合层配合使用,具有缓冲保护性好和耐用的优点,解决了耐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较为频繁的更换新的通信电缆,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成本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金属编织网,具有抗干扰的优点,能够使得通信电缆信号传输更加稳定,通过设置防水层,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耐化学品性的优点,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性和耐腐蚀的优点,增加了通信电缆的耐用性,通过设置阻燃层,具有耐水、无毒和阻燃效果好的优点,能够起到优异的阻燃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粘合层,具有胶结强度高和胶层收缩率小的优点,能够大大增加金属编织网与阻燃层之间的粘合强度,通过设置缓冲填充物,具有回弹性和耐化学性好的优点,能够在起到缓冲保护的同时起到耐腐蚀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散力块的直径大于受力块的直径,能够将受力块受挤压时产生的力通过弹性柱传递给散力块,散力块面积更大并将受压的压力均匀传递至防护层,使得缓冲性更好,通过设置外保护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寒性,能够起到耐磨保护的作用,同时增加了通信电缆的使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世锐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世锐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