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9913.9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汤秀章;陈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15/20;G01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气 漂移 密封 | ||
1.一种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设置在内部设有阳极丝(13)的漂移管的顶端的连接组件(12)上,其特征是:包括圆柱形的、内部设有空腔的气嘴外壳(7);所述气嘴外壳(7)的一端设有扁圆形的配合端面(9),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18),所述配合端面(9)的中心设有通孔(15),所述空腔与所述通孔(15)通过气流孔(8)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圆筒形的顶针固定座(4),所述顶针固定座(4)与所述气嘴外壳(7)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靠近所述气流孔(8),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尾端靠近所述开口(18);所述顶针固定座(4)内设有连接了弹簧(10)的顶针(3),所述顶针(3)的顶端和尾端延伸到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两端之外,所述顶针(3)的顶端靠近所述气流孔(8)并设有底盘(16),当所述顶针(3)的尾端不受力时,在所述弹簧(10)的作用下所述底盘(16)紧压在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上形成密封;当所述顶针(3)的尾端受到向所述气流孔(8)方向的推力时,所述底盘(16)脱离与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的接触,所述底盘(16)与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之间形成能够通过气流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所述顶针固定座(4)通过螺纹与所述气嘴外壳(7)固定,在靠近所述螺纹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5)实现所述顶针固定座(4)和所述气嘴外壳(7)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5)为异形密封垫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在所述底盘(16)的靠近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的一面设有第三密封圈(6),当所述底盘(16)紧压在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上时,所述底盘(16)与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顶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6)形成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6)为橡胶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在所述开口(18)外侧,设有密封端盖(1),所述密封端盖(1)通过螺纹与所述开口(18)连接,在所述开口(18)与所述密封端盖(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用于实现所述开口(18)与所述密封端盖(1)之间的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所述通孔(15)与所述气流孔(8)为垂直连接,所述气流孔(8)的直径小于等于1.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在所述顶针固定座(4)的尾端设有一字型固定段(17),用于通过工具进入所述开口(18)对所述顶针固定座(4)进行固定或拆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所述气嘴外壳(7)和所述配合端面(9)均由聚醚醚酮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合端面(9)与所述连接组件(12)之间的第四密封圈(11),所述第四密封圈(11)用于实现所述配合端面(9)与所述连接组件(12)之间的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所述配合端面(9)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其特征是:所述气嘴外壳(7)的直径小于等于8mm,长度小于等于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9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