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鲜玉米秸秆榨汁-粉碎-成型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9963.7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王超凡;刘震;赵韬韬;李健豪;林浈元;陈宇;袁永恒;张强;于海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30B9/20;C13B10/06;B02C13/06;B02C13/282;B02C13/30;B30B11/20;B30B15/14;C10L5/4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鲜 玉米 秸秆 榨汁 粉碎 成型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鲜玉米秸秆榨汁‑粉碎‑成型一体化装置,为克服现有设备功能单一、集成度低、处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包括榨汁系统、粉碎揉搓系统、成型系统以及机体外壳;机体外壳安装在地基上,榨汁系统安装在机体外壳中的机体顶板(54)左前方的位置处与机体外壳中的机体底板(51)左侧的中间位置处,粉碎揉搓系统安装在榨汁系统后方的机体顶板(54)的位置处,成型系统安装在榨汁系统右侧的机体顶板(54)上,粉碎揉搓系统与成型系统通过输料管(20)相连接,榨汁系统与粉碎揉搓系统通过榨汁系统的电机(1)与粉碎揉搓系统中的安装在电机(1)的2号小皮带轮(13)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农业机械领域中的一种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鲜玉米秸秆榨汁-粉碎-成型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能源,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越来越重要。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有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30)%,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到40%。玉米秸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秸秆,约占秸秆总产量的(30~40)%。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其合理利用已经成为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鲜玉米秸秆含有60%以上的水分和(12~15)%的糖分,通过榨汁提取的糖浆可用作制糖和生物乙醇发酵的原料,榨汁后的秸秆块可加工成生物质成型燃料。
近年来,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榨汁、粉碎和成型装置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应用于农作物秸秆处理的农业机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机械设备的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只能完成农作物秸秆粉碎、榨汁和成型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从而增加了额外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成本,导致作物秸秆资源转化效率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现有的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还没有针对玉米秸秆的特性而专门设计出集玉米秸秆榨汁、粉碎和成型于一体的秸秆处理设备。
因此,目前广泛应用的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在处理不同作物秸秆的时候会有处理效率不稳定,处理后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后续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增加了不少障碍。这些玉米秸秆处理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秸秆后续的高值化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功能单一、集成度低,不能实现作物秸秆同步榨汁、粉碎和成型,以及现有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没有针对玉米秸秆的特性进行专门设计而带来的处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农作物秸秆处理后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鲜玉米秸秆榨汁-粉碎-成型一体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新鲜玉米秸秆榨汁-粉碎-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榨汁系统、粉碎揉搓系统、成型系统以及机体外壳;
所述的机体外壳为长方体形的空心壳体件,机体外壳包括机体左壁板、机体右壁板、机体底板与机体顶板;
机体左壁板、机体右壁板竖直地放置在机体底板的上面,机体顶板放置在机体左壁板、机体右壁板的顶端上;机体左壁板、机体右壁板与机体顶板一体成型,机体左壁板、机体右壁板与机体底板之间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成机体外壳;
所述的机体外壳安装在地基上,榨汁系统安装在机体顶板左前方的位置处与机体底板左侧的中间位置处,粉碎揉搓系统安装在榨汁系统后方的机体顶板的位置处,成型系统安装在榨汁系统右侧的机体顶板上,粉碎揉搓系统与成型系统通过输料管相连接,榨汁系统出料口与粉碎揉搓系统进料口对正,榨汁系统与粉碎揉搓系统通过其中的电机与2号小皮带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