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0158.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李波;高银爱;王青云;谢德斌;郑翠华;朱思华;程颖红;夏儒龙;成为为;邓国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A01K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2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翘嘴鳜 捕捞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方法,包括网箱和链条网,网箱包括7根固定杆和网衣,网衣通过7根固定杆固定在靠近池塘长边底部,网箱的底部贴住池底,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端的底部设置有网舌,网舌的左右两端用固定杆固定,链条网由多个链网单元缝合连接而成,单个链网单元包括网片、浮子和不锈钢链条,网片上边沿的长度尺寸小于下边沿的长度尺寸,网片的上边沿通过扎绳固定连接有两根杠绳,每米固定有3个浮子,网片的下边沿通过扎绳固定连接有杠绳和不锈钢链条。该捕捞装置在使用时,2名操作人员牵引链网的上边沿,链条网的下边沿既不会脱离底部又不会刮进池底淤泥,所需牵引力小,劳动强度低,有效降低了捕捞对象的死亡率,可实现一次性全池捕捞,有利于规模化捕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捕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翘嘴鳜,又名鳜,胖鳜、桂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属鲈形目、鮨科、鳜鱼属,是淡水名贵鱼类,以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少刺而驰名中外,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随着国家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各地纷纷兴起养殖鳜鱼的热潮,然而鳜鱼属于喜底栖生活,躲藏在凹槽、沟壑和洞穴内,造成养殖鳜鱼的回捕率不高且没有好的捕捞方法。鳜鱼在野生环境中,多栖息在乱石密布,有活水流进流出,水草丰富,鱼虾多,且水质洁净无污染的地方,营底栖生活。在养殖池塘中,鳜鱼有在池底群集穴居的习性,日间常潜伏在凹沟内,拉网捕捞上网率很低,徒手捕捉较容易但容易伤手且效率低。
在传统的捕捞方式中,捕捞人员只有采用拖网多次捕捞后再干塘捕捞,造成劳动力大量浪费,而且容易造成伤鱼。熟悉的渔工1小时能捕捉20~30千克,适合少量上市。大量上市时需要放浅池水,采用地拉网、箔筌渔具捕、钓捕、筒捕或人工捕捉。使用传统的网具很难大量捕捞鳜鱼,由于传统的捕捞网具过大、过重,捕捞作业时不但劳动强度大,池塘底泥容易进网,网具损坏严重,捕获量少,捕鱼效果差,起捕率不足存塘的20%,所漏捕的鳜鱼易受伤,易受惊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针对池塘中翘嘴鳜营底栖、易钻泥躲藏的习性,提供了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2名操作人员秩序牵引链网的上边沿,链网的下杠贴着池底滑动,逐渐形成一个网兜装鱼,而不会拖带池底淤泥,所需牵引力小,劳动强度低。网衣采用有结网片,捕捞对象不会钩住网衣或者掀翻底网逃跑,整个捕捞过程带水操作,捕捞对象无损伤,不但有效降低了捕捞对象的死亡率,而且可实现一次性全池捕捞,有利于规模化捕捞。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包括网箱和链条网,网箱包括7根固定杆和网衣,网衣通过7根固定杆围建成长方体的网箱,箱底贴住池塘底部,网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端的底部设置有网舌,网舌的左右两端用固定杆固定,边沿设置有沉子。
链条网由多个链网单元缝合连接而成,单个所述的链网单元包括网片、杠绳、扎绳、浮子和不锈钢链条,所述网片21原始形状是长方形,上边沿首先穿入一根杠绳22,然后等比例缩短形成褶皱,使得网片21的上边沿长度为下边沿的5/6,通过扎绳23固定后,再穿入第二根杠绳22固定,且在上杠每米固定有3个浮子24,网片的下边沿通过扎绳固定连接有杠绳和不锈钢链条。
上述的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所述网箱的长度不超过池塘边长的1/2,高度尺寸为水深的1.5倍至2.5倍,网衣采用聚乙烯无结网片。
上述的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所述固定杆为毛竹竿,用于将网衣固定在池塘底部,以及网箱和链条网在使用时的固定。
一种用于翘嘴鳜的捕捞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网具的准备,网箱由7根固定杆和网衣组成,网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端的底部设置有网舌,网舌边沿设置沉子,网舌的两端用两根固定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0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用虫害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左羟愈酚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