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0203.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倪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织里宝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2 | 分类号: | C23G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酸洗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合金型材浸泡于酸液中进行超声波酸洗,超声频率50‑60KHz,酸洗时间1‑3min,得A品,b、用高压水流冲洗A品,水流流速30‑40m/s,得B品,c、烘干B品,得成品;所述步骤a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酸液由50‑80份稀硝酸和10份双氧水和1份氟化氢钠组成,硝酸溶液浓度3mol/L,双氧水浓度30%。本发明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具有喷漆后漆面不容易剥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型材喷漆前的酸洗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在喷漆前一般需要进行酸洗,用以去除铝合金型材表面的污渍和氧化层,提高漆面的结合强度。现有的酸洗工艺,是将铝合金型材浸泡于酸液中进行酸洗;铝合金型材酸洗后再进行水洗,用以清除表面残余酸液;铝合金型材水洗进行烘干,避免铝合金型材在水分中作用发生进一步氧化。在铝合金型材在酸洗后容易出现“挂灰”现象,即酸液与铝合金型材的反应产物沉积于铝合金型材表面,该反应产物与铝合金型材之间具有一定的附着力,难以在后续步骤中消除,且阻止漆面与铝合金型材的有效结合,导致铝合金型材喷漆后漆面容易剥落。因此,现有的酸洗工艺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存在喷漆后漆面容易剥落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本发明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具有喷漆后漆面不容易剥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铝合金型材浸泡于酸液中进行超声波酸洗,超声频率50-60KHz,酸洗时间1-3min,得A品,
b、用高压水流冲洗A品,水流流速30-40m/s,得B品,
c、烘干B品,得成品。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所述步骤a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酸液由50-80份稀硝酸和10份双氧水和1份氟化氢钠组成,硝酸溶液浓度3mol/L,双氧水浓度30%。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酸洗温度为50-60℃。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酸洗温度为55℃。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高压水流的温度60-80℃。
前述的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高压水流的温度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酸液中含有硝酸,铝合金型材与硝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在铝合金型材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反应产物粘附于随气泡,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迅速离开铝合金型材,从而时铝合金型材在酸洗后不容易出现“挂灰”现象。双氧水可避免铝合金在硝酸作用下黄变,维持铝合金型材的原本颜色,避免铝合金型材喷漆后色差产生。由于铝合金型材酸洗后没有“挂灰”,喷漆形成的漆面与铝合金型材有效结合,使漆面不容易剥落。因此,本发明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具有喷漆后漆面不容易剥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铝合金型材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铝合金型材浸泡于酸液中进行超声波酸洗,超声频率55KHz,酸洗时间2min,得A品,
b、用高压水流冲洗A品,水流流速35m/s,得B品,
c、烘干B品,得成品。
所述步骤a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酸液由65份稀硝酸和10份双氧水和1份氟化氢钠组成,硝酸溶液浓度3mol/L,双氧水浓度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织里宝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织里宝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0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